汉英双向交替传译中自我修正的对比研究——基于学生口译课堂表现的语料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kk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修正指的是说话者在同一话轮内自发纠正自己话语的行为。口译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语际转换活动,在其发生过程中出现自我修正是不可避免的。之前的相关文献仅仅关注英汉或者汉英交替传译中自我修正类型的分布情况,但对英汉双向的对比研究尚未开展。因此,为了填补研究空白,本文探索性的对比了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的自我修正行为。作者以自我监控理论中的感知回路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分析30名学生口译课堂英汉双向交替传译的考试语料,对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自我修正的启动方式、不同类型自我修正的分布情况、以及修正策略的使用规律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  本研究发现,首先,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自我修正启动方式包括通过非词汇发起、词汇发起和无明显的发起标记三类;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大部分的自我修正都有明显的发起标记;词汇发起在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均占极少比重。对比发现,自我修正的发起方式的分布在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呈现类似的趋势。其次,从自我修正的类型分布来看,相同信息修正(S-repairs)在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均占据主导地位,其在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英汉交替传译中的不同信息修正(D-repairs)和适宜性修正(A-repairs)明显多于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使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错误修正(E-repairs)明显多于在英汉交替传译中的使用。究其原因有二:第一,语际迁移会对口译产出产生负面的影响;第二,学生的双语能力和口译技巧不足。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六种修正策略,分别是替换、舍弃、插入、重述、搜索和删除。通过对比发现,具体策略的使用在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具有类似的趋势。  作者最后尝试构建了一个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自我修正机制的模型,并且分别从语言差异和口译过程的角度对此模型进行了阐释。本研究是对会话中自我修正研究的有力补充,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英汉双向口译过程的研究,并对口译教学及口译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广受赞誉,屡获殊荣。小说《天下骏马》为麦卡锡“边境三部曲”中首部作品,讲述了一位身处现代社会的美国德克萨斯少年约翰·格雷迪
词汇对语言学习者非常重要,它也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之一。帮助他们找到词汇学习中的问题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职责。本文在对黄冈师范学院106名英语专业二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所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提高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因为学习者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在实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