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稳步推进以及我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所设立的业务品种数目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并使得金融资产的规模日益提高、金融体制创新进程加速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部分商业银行管理层或者内部员工为完成业绩,进行了一些违规违纪行为,不仅造成银行资金的损失,而且对银行的社会信用度和名誉度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舞弊行为的发生概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特别是操作环节的舞弊行为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有效获悉并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以规避潜在风险、防止舞弊行为的紧迫性已经得到了理论以及实务界的广泛认同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内部审计工作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内部审计以风险管理为基础,通过系统、科学的审计方法对银行各项业务、员工行为、规章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尤其是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银行内部操作、产品营销、票据承兑等环节潜在的舞弊行为,提出针对性的防范舞弊行为的措施,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但需要认识到,现阶段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受制于内部审计体系的不成熟使得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实施。尤其是审计流程、审计方法、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等方面潜在的问题,导致内部审计无法充分发挥对舞弊行为的监督与防范作用,商业银行舞弊案件频发严重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破坏市场秩序与社会安定。因此,增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相关研究,加强内部审计的舞弊防范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L银行的票据诈骗案为基础,采用规范性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L银行内部审计在舞弊行为防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内部审计舞弊防范作用的有效措施,为国内商业银行的稳定、健康与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与帮助。本文首先通过对舞弊理论以及内部审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讨论并综合分析了内部审计工作所能起到的作用;之后从理论入手讨论了借助内部审计工作达到防范舞弊案件发生的方法;第三,以L银行所发生的一起金融欺诈舞弊案件作为案例,通过结合之前所讨论的理论,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阐述了内部审计舞弊防治研究框架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对影响内部审计工作效果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针对我国各个商业银行提出了防范舞弊案件发生的有效建议和管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