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环境问题之一。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对于全球性气温变化的响应十分明显,高原地区冰川因全球不断升温开始加速消融,冰体稳定性逐渐变差,导致各种冰川灾害频发。冰崩灾害作为冰川灾害的一种,近年来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灾害类型之一。冰崩灾害的发生不仅严重破坏了高原内部的地质和人居环境,而且极大地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由于部分冰崩灾害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地区,加之高原内部地形地势复杂,气候条件恶劣,野外工作很难顺利展开,因此目前我国对于冰崩灾害的相关研究较少,对青藏高原地区冰崩灾害的总体分布情况和特征都不清楚,冰崩灾害的分类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冰崩灾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为研究区,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统计青藏高原内部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冰崩灾害,总结冰崩灾害的总体特征。同时利用遥感技术手段,以Landsat影像为主,配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冰崩灾害进行遥感解译。深入分析冰崩灾害的影响因素和致灾过程,对灾害的分类体系进行详细地研究,归纳出不同类型冰崩灾害的定义和特征。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分析高原内部冰崩灾害的触发因素。论文最终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自20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崩灾害的发生频率有所增加,且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缘以及念青唐古拉山附近,多数冰崩灾害发生在每年的6月-9月之间。2)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崩灾害可依据致灾过程的不同分为3种类型:冰崩直接灾害、冰湖溃决灾害以及堵溃链式灾害。3)不同类型冰崩灾害的特点有一定的差异:冰崩直接灾害发生的频率低,致灾过程简单,形成的碎屑物覆盖面积有限;冰湖溃决灾害发生的次数多、频率高、规模大,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中段以及念青唐古拉山东段等冰川重要退缩区域,在3种类型的冰崩灾害中产生的灾害效应最严重;堵溃链式灾害集中发生在雅鲁藏布江流域范围内,致灾过程最复杂,常形成“冰崩-堵江-溃决-碎屑流”一系列巨型灾害链。4)青藏高原地区冰崩灾害的发生一般会受到气候变化、地震活动、冰川跃动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变化是导致冰崩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