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1月,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自此,TPP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美国的带动下,TPP的成员国迅速增加,目前,TPP由1 2个成员国组成,分别为:新加坡、智利、文莱、新西兰、美国、秘鲁、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2015年10月5日,12国达成基本协议。然而,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大国,既没有收到加入TPP的邀请,也没有明确表达过加入TPP的意愿,现阶段被排除在TPP之外。众所周知,中国是贸易大国,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TPP中的大多数成员国均是中国十分重要的出口贸易伙伴,若TPP生效,将对被排除在TPP之外的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影响。TPP谈判可谓是一项没有中国参与却又与中国息息相关的谈判。因此,TPP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在影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本文以关税同盟理论为基础对TPP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潜在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另一方面,本文利用GTAP模型对TPP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中国对TPP成员国的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从中国对TPP成员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贸易结合度和各类出口产品的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三章从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两个角度对TPP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潜在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第四章为实证部分。首先,介绍了GTAP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其次,基于GTAP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若TPP生效后,实现成员国间取消全部关税,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各类产品的出口额、出口国别流量以及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会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第五章从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应对TPP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结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对于TPP成员国来说,TPP的生效会为它们带来很多有利影响,如静态的贸易创造效应,动态的投资刺激效应、竞争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效应等。而对于非TPP成员国的中国来说,TPP的生效更多带来的是不利影响,静态方面将对中国造成贸易转移效应;动态方面,将对中国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使中国直接面临更大的压力,中国不能享受到TPP成员国可以享受到的很多好处,将对中国造成投资的转移,中国将面临不平等的竞争,竞争压力更大。但是,为了降低不利影响的程度,中国不得不努力进行技术创新,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来增强产品的竞争优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TPP也将会给中国带来间接的有利影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TPP生效后,第一,中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将有所降低,而TPP各成员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均有所增长;第二,中国大多数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均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只有机电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而TPP各成员国在不同产品的出口上出现不同的变化。第三,中国对TPP各成员国的出口贸易流量均会减少,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流量有所增加。第四,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与中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多数产品的出口占比将会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而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的出口占比有所增长。本文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中国如何应对TPP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在国内层面,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第二,巩固优势产品的出口,进行产业升级;第三,大力扶持潜力产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第四,调整相关政策,向TPP规则靠拢。在国际层面,第一,深化与美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第二,强化中国-东盟FTA;第三,推动RCEP的发展。本文在研究TPP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潜在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本领域后续更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