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金持有是公司重要的财务决策,现金持有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现金持有水平过低,企业将难以把握良好的外部投资机会,也使得融资约束发生时不能及时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现金持有水平过高又可能导致代理问题。近年来,高额现金持有的现象在国内外普遍出现,使得现金持有成为了热点议题。如果说正常的现金持有能够提升企业价值,那么超额现金持有或者剔除投资机会及融资约束后的现金持有将更多地由代理理论予以解释。倘若如此,作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股权激励是否具有抑制过高现金持有的作用?其可能的影响路径是怎样的?本文基于代理理论阐释了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及其合约特征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机理,通过对我国沪深A股2009-2013年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现金尤其是超额现金具有减持作用:合约中设置股票期权与行权约束以及持续激励的公司表现出了增强效应,但有效期和激励强度的增效作用并不显著;股权激励计划对低投资机会和低融资约束公司现金的减持作用更为突出;高管股权激励的影响渠道主要是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超额在职消费对现金持有的增持效应。本文阐释了现金持有的理论假说,揭示了股权激励对现金持有在不同情境中的效应,并梳理了股权激励合约的特征及其影响的差异,检验了股权激励通过抑制代理行为增持现金的作用路径,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存在代理问题,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发挥一定的抑制效应,这些都为公司现金管理和高管股权激励合约设计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