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以常德市建设用地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ls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古典经济学中就有过相关的论述,土地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关系也进行了相当详细的研究,但对于如何合理测算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内容。 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生产函数模型对全市及县(市、区)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在总结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政策启示与建议。 首先,在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和评述,总结和概括了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的理论及原理基础,从而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主要的理论基础有经济增长理论、土地供给理论、要素替代原理和乘数原理。 其次,在大量原始资料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市经济发展与土地供给状况及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其中重点研究内容有对全市经济发展阶段的确定,对土地供给趋势的分析和土地供给滞后期的测算。 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常德市处于全面工业化初级阶段,其中武陵区、石门县和津市市进入全面工业化初级阶段,临澧县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而其他县(市、区)仍处于传统经济阶段;常德市土地供给总体处于低约束状态,其中石门县和桃源县处于无约束状态,鼎城区、汉寿县和临澧县处于低约束状态,安乡县和澧县处于中度约束阶段,武陵区已进入高度约束阶段;全市未来15年土地供给将处于低约束阶段,而武陵区土地供给于2020年将进入刚性约束阶段。常德市(除安乡县、汉寿县和津市市)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相关性较大,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较大,全市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的滞后期为3年。 再次,借鉴已有的成熟测算方法,建立包括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土地供给和其他综合生产要素投入并显化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测算的生产函数模型(C-D函数),并运用多种方法确定模型中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及各县(市、区)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全市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22.55%,土地成为资本之后的第二大生产要素,全市经济发展模式就生产要素配比而言属“倚资本土地型”。武陵区和临澧县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分别达到42.55%和42.72%,经济发展模式就生产要素配比而言属“资本土地双依型”。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高的县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也高,影响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贡献大小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土地稀缺。参考他人测算成果,本文认为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合理贡献率应为10-40%。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从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资本投入、合理制定土地供给计划、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加强土地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与建议。
其他文献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2001年以来,湖南省先后进行了多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带有浓重的传统计划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如何实现农村地区公
期刊
本文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例,借助智慧教室,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策略,建构初中生物智慧课堂,有效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女性参政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
个人所得税在我国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当前,如何改革现有的相对落后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国际惯例,是加强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有时为了应对某些突发事件或者特殊任务,政府会以自身为主导构建政府临时性机构,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基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审核不同部门、行业以及层级的相关资源,使临时机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