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公司的效率,既是保险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也是政策制定者鼓励保险业发展而关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伴随着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众多股份制保险公司的成立,加上大量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效率问题已是保险公司不容回避的事实。本文以中国29家保险公司2001—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中国保险业的X-效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实证结果总括如下:①在利润效率方面,合资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的利润效率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保险公司的利润效率有所下降。在成本效率方面,外资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各年的成本效率水平均高于国有制保险,只有合资保险公司在2002年后低于国有保险公司。②样本期内,中国保险公司的利润效率水平呈平缓上升的态势;中国保险公司的成本控制机制得到了不断完善,成本效率水平呈现出整体略上升的趋势。③无论是调整风险前还是调整风险后,2005年以前财产保险公司的利润效率要高于人寿保险公司,而2005年以后人寿保险公司的利润效率反超财产保险公司的利润效率。同时,财产保险公司或者人寿保险公司的成本效率都有所上升,财产保险公司各年的成本效率水平都比人寿保险公司的要高,而且差距非常明显。④风险因素对于中国保险公司的利润创造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引入风险变量后保险公司的利润效率水平呈现下调态势,而成本效率水平呈现上调态势,这意味着中国保险公司的成本变动中有很大部分可归咎于不顾自身情况开展高风险业务的行为,而在高风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在获取利润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了利润效率的下降。本研究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①继续推进保险部门尤其是国有制保险公司的产权改革,实现保险公司的真正商业化,解除政府的管制和干预,制定并实行更加切实有效的公司治理规则,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尽快提高其内部经营效率;②对于财产保险公司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利润效率;而人寿保险在创造利润的基础上更好地控制自身的经营成本。③不能盲目的开展高风险业务追求利润回报,应在谨慎考虑公司自身的情况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