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词汇的学习过程可大致划分为语言输入、语言吸收和语言输出三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国内一线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以期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强化词汇学习的各个环节。然而,由于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课时有限、班级人数多、个体差异大等客观因素的掣肘,找到一种既能有效地整合词汇学习各环节,又适合学生参与和操作的词汇教学模式始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在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斯旺的输出假说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国内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一套较新的词汇教学模式——词图教学法(word-map)。与学生习惯性地用汉语释义识记单词不同,词图教学法强调通过具体化的实物来理解单词。在该模式下,学生需要对目标词汇进行个人解释,并对其适用的语境进行筛选、优化、联想和回忆。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词图中设置了相对固定的项目及相应的标准。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同时,需要运用诸如查字典、读英语原文、丰富百科知识、与同学交流等各种学习策略。为了检验词图教学法的效果,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笔者在所任教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专业挑选了108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被测在实验前被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控制组的学生不接触任何词图的概念,但是平时授课过程中会督促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这基本符合当前该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实验组的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使用词图。实验结束后,通过使用SPSS (19.0)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在测试成绩和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都好于控制组,说明词图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词汇水平,值得将来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