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责任审计是改革开放以业,我国政治经济体制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独有的审计类型,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规范干部行为、维护财经纪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县(区)级行政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局限性,因此,本文结合自身从事县(区)级政府审计工作的实际,以所在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案例,充分运用文献研、历史分析及案例分析方法,对县(区)级行政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内在局限性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研究。首先,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从现阶段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开始分析,结合国外绩效审计相关文献、国内相关理论,阐述我国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其次,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拓展和深化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使人们能够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有一个总体把握,并介绍了2005年经济责任审计取得的成绩,以及县(区)级审计机关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占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地位。第三,介绍了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准则及指南,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基础、实施依据以及具体实施方法、程序等进行了介绍。第四,以县(区)级行政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为基础,结合自身经济责任审计经验,分析了现阶段县(区)级行政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任务的临时性”、“经济责任难以界定”、“经济责任难以评价”、“审计结果未能有效利用”四个方面的内在局限性。第五,在上述分析基础之上,剖析其原因,主要有:县(区)级审计机关独立性差、审计组织地位低、目前考评方式影响审计公正、审计人员难以胜任。最后,根据上述几章的阐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