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各种业态的高度繁荣,在文化旅游产业这一部类中,大型实景演出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自《印象·刘三姐》于2004年开启了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创意元年之后,已经逐步被国人所熟知,尤其是随着大型实景演出日益成为一种地区文化品牌引入到市场角逐,并成为推动当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参与竞争。实景演出以它独具创造性的演绎方式,将如文明进程、人文景观、地区风貌等元素融汇在一场演出之中,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听享受和心灵震撼。同时,实景演出产品通过梳理和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创意潜质一方面保存并发展了祖国文化精髓,另一方面也大大延伸了旅游产业价值链,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此类文化创意产品也逐步暴露了“大投资,小回报”等发展瓶颈。为此,如何解决实景演出产品的创新贫乏、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新的消费需求、挖掘深处文化内核、进一步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实景演出行业在未来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齐鲁文明是中华文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山东还拥有着儒家文化、泰山文化、运河文化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资源,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近几年山东省通过积极开发和利用地区文化、自然资源,打造了一系列文化创意活动及文化旅游品牌项目,特别是实景演出项目,仅山东省就已有大大小小十几部。但目不暇接的实景演出项目是否真的能吸引观众,是否能够在山东文化旅游市场中继续生存并带来计划的效益是需要反思的。本课题通过综合运用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旅游理论、消费需求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将国内成功实景演出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个案研究,以发展辩证的视角审视这一产业的发展状况,并通过理论规范与实证检验的方式对实景演出业进行深入研究,期望通过对《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分析与改革规划,力求在其发展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之间找到一条新的发展和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