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预后影响因素与预测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lowy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究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总体预后情况,并探讨其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2.比较Krishnan综合虚弱量表和CSHA虚弱指数量表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死亡、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的预测效果及相关性研究。  方法:  1.本研究通过临床随访、观察性研究法,纳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因髋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年龄大于60岁的病人。于入院72小时内通过面访及查阅病历收集病人的基本资料,并采用Krishnan综合虚弱量表和CSHA虚弱指数量表对病人虚弱状况进行评估,化验指标以术前末次化验指标值为准,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出院宣教和电话随访,记录病人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以及应用JOA、FRS评估病人术后3个月时髋部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恢复状况。  2.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并运用ROC曲线下面积、Pearson相关系数比较2种虚弱量表对术后死亡、髋部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恢复的预测效能。  结果:  1.总体预后情况:共有13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纳入研究,男性43例,女性87例,平均年龄(77.54±8.49)岁,术前有125例(96.2%)病人存在基础病及合并症,随访期间死亡7例,有103例(79.2%)病人发生并发症,所有病人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JOA评分(67.33±18.21)分,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FRS评分(65.92±22.79)分。  2.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t=-3.251,P=0.001)、骨折前巴塞尔评级(t=2.134,P=0.035)、术前基础病及合并症个数(t=-2.078,P=0.040)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不良预后因素。  3.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手术方式(t=2.590,P=0.011)、骨折前巴塞尔评级(t=-4.185,P<0.001)、术后并发症个数(t=-3.743,P<0.001)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日常生活功能恢复FRS的不良预后因素。  4.两种虚弱指数量表预测效能的比较结果: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判断Krishnan综合虚弱评分总分(AUC=0.856;95%CI=0.767-0.945)与CSHA虚弱指数总分(AUC=0.793;95%CI=0.652-0.934)预测病人死亡的效果,两者预测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前者的预测效能优于后者,Krishnan综合虚弱评分、CSHA虚弱指数评分预测术后死亡的最佳预测点分别为0.335分、0.28分。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Krishnan综合虚弱评分与JOA分值具有相关性(R=-0.249,P=0.005),CSHA虚弱指数与JOA分值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0.125,P=0.170);Krishnan综合虚弱评分(R=-0.415,P<0.001)、CSHA虚弱指数评分(R=-0.332,P<0.001)与FRS分值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高。性别、骨折前巴塞尔评级、术前基础病及合并症个数是影响髋部功能恢复的不良预后因素;手术方式、骨折前巴塞尔评级、术后并发症个数是影响术后日常生活功能恢复的不良预后因素。  2.虚弱指数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髋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呈负相关。Krishnan综合虚弱评分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死亡及髋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预测效能优于CSHA虚弱指数评分,建议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中应用Krishnan综合虚弱评分进行预后预测。当病人的Krishnan综合虚弱评分大于0.335分时,病人术后可能病死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持续性髙糖及波动性髙糖对MC3T3-E1成骨细胞影响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方法:  体外培养MC3T3-E1成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持续性髙糖组、波动性髙糖组、N-乙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