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iness in Legislative English and Its Equivalent Translation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模糊用语如何在法律英语中应用,如何发挥其作用及体现其存在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本文作者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探讨总结了在司法中经常运用的法律英语与汉语的对等翻译。一般认为,法律语言的性质及其使用的环境决定了我们必须对法律语言的精确性有高度的要求。然而通过对大量的法律条文以及司法语言的观察和分析,不难发现在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用语。令人疑惑的是,这些模糊性用语的存在并没有降低法律适用的准确性,相反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模糊性用语的存在使得司法的精确性及其可适用性得以加强和提高。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存在依据又是什么呢?本文作者试图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围绕模糊语言这一语用学上的概念展开讨论。介绍了模糊语言存在的理论基础并且对模糊、歧义和含混进行了比较和概念性的界定。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以法律英语为载体,从立法,司法,口头和书面几个层次分析了模糊语言存在、产生的原因,模糊语言自身的价值以及它对立法、司法产生的影响。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对法律英语翻译问题的探讨。主要侧重于模糊用语的对等翻译。总结和概括了法律英语翻译的一般方式以及影响翻译的因素,并且提出了对模糊性词语翻译的特殊方法。
其他文献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范围内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国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冲突现象无处不在
中动最早是对语态的一种划分类型,因介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因此被称为“中动语态”,也称“中动结构”。由于英语“中动结构”特殊的句法和语义特点,给外语习得者带来了困难
商务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跨国经济交流的繁荣发展,商务合同翻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研究领域。然而合同翻译尚未得到充
翻译单位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又素有争论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以往的翻译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学者们大都把翻译单位看作单一静态的概念,并将其等同于某一种语言
自从《红字》问世以后,霍桑声名鹊起,他的《红字》也成为文学评论家和普通读者讨论的热点。作品本身故事情节非常简单,讲述了在清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十七世纪的新英格兰地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