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取得了一些建设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时至今日,仅从静态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从动态角度,即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维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基础理论,梳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历史进程,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动因,继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一步发展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期望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论文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为论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循着“经历了何种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理路,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相关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研究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历史演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因何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何发展”等问题,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框架。第一章概述了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相关的基础性问题。虽然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与我国有所不同,但话语理论研究、意识形态话语发展及公民教育话语发展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却有相关之处,可供借鉴;国内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概念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进程、需应对的问题、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思考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什么发展及怎样发展等问题上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第二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基础理论。在分析了话语与语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在与他人交往的需要中产生的,语言与人的思维、意识等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的政治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言经历了同化、分化等融合、变迁的过程,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但这并不妨碍统一的语言发挥作用,此外语言的风格在宣传、启发、引导人民群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上述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西方的基础性话语分析、批判性话语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成果,可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研究提供借鉴。第三章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历史进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这三个历史阶段紧密结合,在话语目标上经历了寻求民族独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在话语内容上形成了革命性话语、建设性话语及改革开放为特征的话语;采用了适应各阶段任务的多样化的话语形式。概括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过程的经验: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各时期历史任务确定话语目标;话语内容选择与形势发展需要同步;话语表达坚持群众路线彰显人民性。在上述经验的指导下,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前行。第四章探寻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两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必然要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言说者的言说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话者是否接受之间的矛盾,正是在这一基本矛盾主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要素之间的具体矛盾,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外在压力主要有: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的渗透、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网络话语的负面影响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差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不断应对内外压力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第五章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要素为分析的切入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前提是话语言说者阐释能力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关键是关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话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核心是充实话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手段是完善话语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平台是优化话语语境。上述各要素共同努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效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