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站式多模态CT中CTA反映的侧支循环等级与CTP显示的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量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首次症状发作至CT扫描时间在12小时以内;b)大脑中动脉(MCA)M1/M2段和/或颈内动脉(ICA)发生完全闭塞;c)CTP发现闭塞血管相应供血区的灌注异常。在每个患者CTA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将侧支循环分为0(无可见侧支)到3(完全侧支供应)级。在CTP图像上,分别以相对脑血流量(r CBF)<30%、脑血流量达峰时间(Tmax)>10s、Tmax>12s或Tmax>14s作为标准划定梗死核心,以Tmax>6s界定低灌注区域,低灌注区面积减去核心梗死区面积即为缺血半暗带面积,错配率为缺血半暗带面积与梗死核心面积的比值。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侧支循环等级与梗死核心面积或错配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患者中,侧支循环等级0级有9例,1级有28例,2级有21例,3级有17例。采集到入院NIHSS评分的有20例患者。四组不同侧支循环等级患者间的梗死核心面积和错配率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年龄和发病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540和p=0.359)。侧支循环等级与r CBF<30%定义的梗死核心面积之间的相关性(r=-0.785,P<0.01)优于Tmax>10s,>12s或>14s定义的梗死核心,由r CBF<30%作为梗死核心的错配率与侧支循环等级的相关性最佳(r=0.897,P<0.01)。Tmax定义梗死核心的三个阈值中,Tmax>14s与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最好(梗死核心大小:r=-0.66,P<0.01;错配率:r=0.706,P<0.01)。NIHSS评分和侧支循环等级呈负相关关系(r=-0.643,P<0.01)。结论:(1)CTA和CTP在反映侧支循环方面有良好的相关性;(2)侧支循环良好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小的梗死核心面积和较高的错配率;(3)由r CBF<30%定义的梗死核心面积和由r CBF<30%和Tmax>6s定义的错配率与CTA侧支循环等级的相关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