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国家创新离不开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在知识密集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劳动力队伍,这是各国不遗余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根本原因。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是各国人才吸引力的直接体现,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有助于建立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共享。对各国而言,人才是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提升研究质量、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有利于科技人才国际流动的政策与战略,希望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打造有利于人才发展、利用和流动的生态环境。对主要国家相关政策及其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为中国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促进科技人力资源国际流动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本研究系统梳理世界主要国家有关科技人力资源国际流动的政策措施,探究政策投入和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相关指标的适用性和可得性,尝试构建科技人力资源国际流动政策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世界科技人才主要流入国和中国作为研究比较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对各国科技人力资源国际流动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一是采用综合评价法,从科技人力资源国际流动相关政策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构建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二是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五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美国科技人力资源国际流动政策效果综合评价是最高的,政策投入要素和产出评价表现优异;德国政策效果整体评价排在第二位,英国、澳大利亚分列第三和第四位;在研究比较的国家中,中国政策效果综合评价排在最后一位;中国政策投入指标评价结果位居第三,但投入产出效率值却处于末位,说明中国政策效果不理想。本文尝试对中国促进科技人力资源国际流动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