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压力主要指因压力源(压力事件)无法被个体很好地认知并及时摆脱,因而使其产生的某种相对紧张和持续影响的心理状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经常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问题,本研究拟对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其应对方式进行研究。
本研究从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这两所普通高校抽取了部分青年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压力状况及自我应对方式。
研究的结果表明,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她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学术科研”、“个人成长”、“教学管理”、“职称晋升”和“考核评价”等多个因素,其个体的心理压力在年龄、职称、所属学科、教龄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大部分的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都选择“解决问题”、“积极应对”、“情感宣泄”、“多方求助”和“支持系统”的方式来应对压力事件。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影响她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压力、工作与职业发展的压力以及恋爱、婚姻和家庭方面的压力等多方面。
针对目前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现状,提出了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压力管理的基本原则:程度适当原则、因人而异原则、来源区别原则、组织引导原则和协调平衡原则;从家庭和个人、学校以及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调适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个体心理压力的对策。
本研究从实际问题出发,在科学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压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从理论层面根据心理压力来源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有效指导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师正确面对压力、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