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农庄的建设中,多数农庄一般依托场地原有山林水系景观环境,而如何构建因地制宜、引人入胜的植物景观,并依托色彩研究使植物主题明确,增加观赏感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天循生态农庄为例,探讨了以上问题,为黔东南丘陵地带相似场地生态农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思路与模式。论文的基本研究结构是从城市及区域的尺度背景下,研究重庆天循生态农庄植物景观设计的背景与必要性,在该项目中,植物的选择是先在考察当地植被现状后,再梳理出重庆市常用的绿化植物,然后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书分析几个关键因子对植物配置的影响,以此为参考并结合总体规划思路,确定了区域植物主题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植物,并提出群落组合建议。在因子的选择方面,考虑到项目区为丘陵地带,有一定的高差与地形起伏,所以确定了地形为因子一;场地与周边地类的关系密切,借景与被观赏机会较多,因此视域为因子二;农庄邻近绕城高速与省道,周边通行车辆带来的噪音较大,为避开噪音较大的地方,并充分利用植物进行抗噪,确定噪音为因子三;从色彩上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出发,控制植物色彩,色彩为因子四;配合天循农庄总体规划的主题进行植物配置,主题为因子五。最后天循生态农庄的植物景观结构确定为:由廊道林连接的自然背景林、风景林和节点景观林共同构成的逐层递进,相互渗透的圈层结构。其中,自然背景林以提供绿色背景为主,风景林以更好的发挥围合、衬托景点等功能为主,而节点景观林则重点打造10个植物景点,即:幽美芬芳、润雅飘香、茗瓯春色、鹭鸶醉竹、秀杉映水、明月松风、绛染丹林、梅梢觅春、翠栎橡实、桂兰弥馥等,并在色彩上进行控制,确保植物景观的和谐性与整体性。通过以上研究,论文得出了重庆天循农庄植被构建原则及具体实施的植物配置,探讨了在生态农庄建设中植物景观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