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 冠心病是当今国内外的多发病,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的冠心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研究冠心病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对策是当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和冠心病家族史等,但临床上有部分冠心病患者不具备上述危险因素,因此,寻找并研究其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这些危险因素,以延缓冠心病的发生和减轻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是冠心病防治中的一项长期任务。近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病明显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也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关;与传统的危险因素相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更能预测冠心病的预后。人们在用传统的危险因素不能解释冠心病发病机制的情况下,应考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研究表明,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浆Vitb12和叶酸浓 浙江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 度呈负相关。使用叶酸和/或VitB 12可降低同型半肤氨酸水平,并继 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研究除了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脏氨酸水平变化及叶 酸的干预治疗效果外,重点研究以下二个问题: 门)亚冠心病(有冠脉狭窄,但狭窄程度巧0%)患者血浆同 型半脐氨酸水平变化及叶酸的干预治疗: 门)冠心病高危人群()3项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血浆问型 半肮氨酸水平变化及叶酸的干预治疗。 本研究侧重于早期冠心病或有冠心病发展趋势的病人,探讨早 期干预治疗以降低血浆同型半脓氨酸水平的疗效,进而抑制冠心病 的进一步发展。 2、材料与方法 2.l实验设备与试剂 〕].互实验设备:Biofuge stratos型台式高速低温离心机、超低 温冰箱卜80”C入 IMX自动兔疫荧光分析仪、同型半肤氨酸荧光偏 振法分析软件、BECKMAN ACCESS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忻仪、 AMSq 微型吸液仪、XW七0A旋涡混合器、高精度加液器和吸头 (2~20卜,20~200pl,200~ 1000pl). 2.1.2实验试剂: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同型半肤氨酸试剂盒 (批号:68133HP00\ Beckman公司生产的叶酸和 VitB。试剂盒。 2.2 研究方法 1 浙江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 2.2l 研究对象:2000年 10月上002年 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 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 者,共 126例,其中男性 94例,女性 32例,平均年龄 50.3士 13石 岁,3 60岁的老年人 72例,t 60岁者为 54例。经冠脉造影确诊 的冠心病患者 58例,亚冠心病患者 37例及完全正常者引例。非 冠。心病患者(亚冠心病思者及完全正常者)68例中)3项冠心病危 险因素者 37例(高危组人 t3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者 31例/ 危组人 冠心病思者巧8例)中单支病变者 27例,双支病变者 20例,三支 病变者11 例。 2.2.2 分组方法 ·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显示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含主要对 角支人 左回旋支(含主要边缘支)或右冠脉(含后降支和左室后 支)中至少1支血管狭窄)50%; 亚冠心病组:冠造显示有冠脉病变,但血管狭窄t50%; 正常对照组:冠造未发现任何可辩认的斑块或狭窄。 ·单支病变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脉中有1支血管狭 窄者: 双支病变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脉中有2支血管狭窄或 左冠脉主干狭窄者: 三支病变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脉均狭窄或左冠脉主 于合并右冠脉狭窄者。 ·高危组:符合以下冠心病危险因素3项及3项以上者: 3 浙江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 ①男性; ②高龄(男性o55岁,女性>50岁人 ③吸烟史(每天吸烟支数X吸烟年数主400支/年); ④高血压病史(不同日 3次血压 31 40旧0或己开始降压药物治 疗); ⑤糖尿病史门次空腹血糖>125ig/山或随机血糖>ml、…! 或已接受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