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内部评估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债券的产生与其他一般债券相同,均源于资金的有限性。但是,地方政府债券在具有一般债券的融资功能之外,其资金主要用于提供具有正外部效益的公共产品,并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在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既要求提高城镇化水平,更要求提高城镇化质量。实际上,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测算,到21世纪20年代,若我国将城镇化水平定为60%,则动态融资缺口将达11.11万亿元。但是,由于财政分权的存在,资金的有限性使得地方政府无力承担新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为实现地方政府筹集基本建设支出资金的需要,中央政府不断放开地方政府的发债权。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这标志着地方政府举债将会变成城市基本建设融资的重要渠道。随后2014年新《预算法》出台,从法律上明确放开了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权力的限制,说明我国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与此同时,《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指出为实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要求构建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  在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借债,使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地方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从目前的审计情况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虽具有总体可控性,但是缺乏对各个地方政府具体信用风险的认识。同时,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我国制定了债务余额管理制度来限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并要求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评估业务,建立债务风险管理机制。但是单一的评级制度无法满足市场化与政府内部管理的双重目标,且外部评级结果无法满足债务限额管理的要求,此外,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内部评估是预警体系的重要指标,出于政治经济职能的考虑,中央政府需要建立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内部评估作为地方政府发债规模限额的依据。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内部评估指当财政部划分债务限额时,需要对各个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进行信用风险评估,评级结果不对外公开,仅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券的限额管理与监督。一方面,信用风险的内部评估能够衡量地方政府债券是否存在违约风险,即在既定的到期债务水平下,能否得出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情况。另一方面,信用风险的内部评估能够衡量地方政府债券最大发债规模,即在既定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最大规模。从而实现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券的限额控制,推动地方政府债券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划分了信用风险评估的主体,从中央政府管理债券限额的视角出发。本文利用定量分析法,剔除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因素,构建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内部评估的KMV模型,并利用VAR模型预测财政收入,在此基础上,根据安徽省已有数据得到实际评级结果。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已有文献进行分类整理,阐述了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与框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主要研究了地方债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测量及规避这些风险。并未区分信用风险评估的主体以及使用目标。因此,可以根据监管需要,建立信用风险的内部评估为地方债发行限额提供参考,及时发现并防止地方政府债券违约的发生。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内部评估的目的与依据。首先,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念及理论依据。地方政府债券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以其财政收入为担保承诺按时还本付息,所发行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的产生发展与财政分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相关。其次,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内部评估的目的,即为财政部划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限额提供依据。再次,根据预算软约束理论,由于我国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地方政府具有过度发债的冲动,这要求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衡量,控制其发债规模。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内部评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内部评估的必要性来看,首先,根据丁伯根原则,多个独立政策目标需要多个独立工具完成,单一的评级制度无法实现双重目标。其次,目前外部评级结果并不能为债务限额划分提供依据,主要表现在其结果无法体现各地区的差异性,评估时间不匹配方面。再次,中央政府有管理经济、监督市场、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需要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债风险进行监管。从可行性来看,由于我国属于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处于领导地位,能够很好的组织地方政府执行其政策;政府内部的信息优势能够提高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并可以根据监管需要进行改进。  第四部分是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内部评估的程序及选择。内部评估主要包括事前准备、事中评估、事后资料保存,并且每年都会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评估,以对限额进行调整。通过对比传统信用评级方法与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可以看出,信用评级模型各具特点。传统的定性分析法涵盖的影响因素较为全面,逻辑性较强,但是也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从现代的定量分析法来看,虽然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具有局限性,但是可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其结果准确性较高。在选择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内部评估模型时,一方面要考虑所用模型的限制因素:数据的有限性,模型假定的准确性,信息透明度。另一方面要考虑模型的适用性:是否符合地方政府债券的特点,是否符合信用风险内部评估的需要。因此,本文决定使用现代信用风险模型一-KMV模型。然后,剔除中央政府的隐性担保,以地方财政收入作为偿债担保,选取相关指标构建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内部评估KMV模型。  第五部分是安徽省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内部评估实证。依据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内部评估KMV模型,对安徽省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进行评估,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在既定的财政收入担保及到期债务规模下,2016年安徽省的债务违约率为0.00%,意味着不会发生信用风险。再次,在财政收入担保不变的情况下,本文分几种不同到期规模来讨论安徽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概率。结果显示,在10%的政府财政担保下,2016年安徽省最大到期债务规模在335亿元到340亿元之间。最后,在2015年未发行债券的情况下,为防止地方政府财政但保额无法偿还到期债务,2015年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应控制在6101.12亿元以下。  第六部分为内部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单一性会导致虚报信息的行为,需要我国改革现有政绩考核体系,并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同时,隐性债务的存在,使地方政府的到期债务规模增大,最终无法达到预期最大发债规模,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隐藏风险,并建立风险处理机制。
其他文献
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各种原因造成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内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疗服务单位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提高管理效益,同时节支降耗,以较少的
基于磁场和摩擦吸附原理的纸基蜂窝零件在固持过程中,利用铁粉作为介质传递摩擦力对蜂窝零件进行固持,蜂窝零件下表面与固持平台上表面是否接触,铁粉填充高度和区域是否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