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hlxqfe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产煤气作为钢铁企业重要的二次能源,充分利用这部分能源对于钢铁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副产煤气的产/耗量都与生产紧密联系,大多数情况下副产煤气系统都存在煤气产/耗量不平衡,因此对副产煤气系统的优化调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现场调研和前人研究文献的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了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相关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设备煤气产/耗量预测建模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各设备煤气产/耗量的主要因素,将副产煤气系统中设备分为三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建模研究。对其中建模预测最为复杂的受多因素影响的煤气产耗设备,提出一种结合BP神经网络与ARMA时间序列的混合模型。该混合模型以ARMA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结果作为基础,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约减模型输入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修正,兼顾了ARMA时间序列多周期预测的特点和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反映生产趋势变动的特点,相较于传统ARMA模型预测提高了在生产趋势变动时的预测精度。(2)钢铁企业自备电厂煤气耗特性研究针对目前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研究中对机组煤气耗特性研究的缺乏,本文对于钢铁企业自备电厂普遍采用的抽汽供热机组提出一种基于设计数据机理建模与基于运行数据修正模型参数的混合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设计数据,通过循环函数法建立抽汽供热机组煤气耗特性与其热、电负荷的关联方程式,进而采用典型工况下运行数据修正模型参数。此混合模型对运行数据需求较少,且能较准确地获得不同机组的煤气耗特性,为后续自备电厂机组间优化打下基础。(3)改进基因设计方式的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研究在副产煤气系统的优化调度中,由于存在大量混合煤气热值约束与设备获得热量约束,导致传统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困难。本文针对副产煤气系统实际特点改进了遗传算法中的基因设计方式,以各设备获得煤气的热值与热量代替传统的各设备获得的煤气量作为个体基因,将混合煤气的热值约束和设备获得热量约束转变为个体基因的定义域,大大减少了模型的约束条件数量,简化了模型的求解难度。(4)副产煤气系统双尺度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副产煤气系统两种主要煤气缓冲手段各自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双尺度的副产煤气优化调度策略。较长时间尺度(1h)的优化模型主要考虑自备电厂作为缓冲手段,实现较长时间尺度上的煤气平衡和自备电厂煤气利用率的最大化。较短时间尺度(10min)的优化模型固定自备电厂负荷,主要考虑煤气柜作为缓冲手段,实现较短时间尺度上的煤气平衡。通过双尺度的优化调度策略既可充分利用自备电厂缓冲能力大、负荷变化缓慢的特性,又可充分利用煤气柜缓冲能力小、负荷变动灵活的特性。通过实例优化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较好实现副产煤气系统平衡,且相较于传统方法,自备电厂负荷稳定,不需频繁调整负荷,煤气柜柜位波动较小,留有更大缓冲裕量。
其他文献
从泡菜中筛选出三株产酸量高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均为植物乳杆菌。选用其中一株产酸量最高的植物乳杆菌和购买的一株肠膜明串珠菌作为发酵菌种,以活菌数为指标,重点对两株菌的
本文利用(火用)方法对宣威电厂300MW机组的热力系统在负荷降低时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整个热力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火用)损的数学模型,经过详细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整个热力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火用)损随着机组负荷降低时的变化规律,并找到了系统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些运行的优化措施;以国产300MW机组为例经过详细的理论推导,得到了汽轮机热力系统(火用)损的通用矩阵方程,并利用matlab对宣威电厂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和化石能源的短缺,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由于其燃烧时污染物零排放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领域中一种理想的可替代能源。迄今为止,制取氢
油菜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其菜籽蛋白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植物蛋白资源.但是由于榨油时高温预榨工艺造成蛋白质变性,以及油菜籽中含有的抗营养物质,如硫甙、植酸、单宁等,
国内外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预防结肠癌等诸多生理功能,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是苹果种植加工大国,加工中产生大量的果渣。目前
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国际市场对罗非鱼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推动了我国罗非鱼加工业的发展,其加工品以冷冻条鱼和罗非鱼片为主。在罗非鱼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罗非鱼
流动加速腐蚀简称FAC (Flow accelerated corrosion),是电厂碳钢管道中单相水或汽液两相流下发生管壁减薄的现象。FAC会造成爆管、泄漏等严重危害电厂安全的事故。目前大多数国内学者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分析FAC的机理,而搭建FAC实验台架的极少。本文采用FAC实验台架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流体流动对电站FAC的影响。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用电化学方法来获得90度弯头内壁面不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