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B2 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主要成分,初步探讨了B1、B2 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基本特性,同时,在中药材当归、黄芪根腐病和黄瓜白粉病上进行了B1、B2 的防治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 B1、B2 抑菌物质分离纯化及鉴定(1)B1、B2 全细胞培养液和无菌滤液均具有抑菌活性,纯菌体悬浮后没有抑菌作用;B1 菌株能够产生挥发性抗菌物质,对R.solani 的抑制率为28.43%,B2 则不产生挥发性抗菌物质。(2)B1、B2(Bacillus subtilis)产生的抑菌物质经酸沉淀,乙醚萃取,旋转蒸干后获得粗提物,利用硅胶板薄层层析(展开剂:甲醇:氯仿:水=64:25:1)将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以番茄叶霉病菌为指示菌在薄层层析板上进行生物显影,B1、B2 各获得2 条抑菌活性带,其Rf 值分别为0.79、0.28 和0.75、0.24 。经层析板显色反应和LC-MS分析B1、B2 产生的抑菌物质,初步确定了B1、B2 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为脂肽类表面活性素。2 B1、B2 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的特性和成分 B1、B2 发酵液在50~120℃分别热处理2h,B1、B2 表面张力分别为28.34~30.12 dyne/cm、28.34-31.53dyne/cm;在pH2.0~7.0 之间,B1、B2 表面张力分别为27.07~28.42 dyne/cm 、28.98~30.9 dyne/cm;在NaCl浓度为2.0×104 ~2.0×105mg/L矿化度范围,B1、B2 表面张力分别为27.45~30.88 dyne/cm 、29.02~36.97 dyne/cm。表明,B1、B2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热、酸和盐具有较强的耐性;当B1、B2 表面活性物质粗制品浓度为0.03、0.04 和0.05 g/L时,B1 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抑制率分别为19.29%、28.71 和45.65%,B2 分别为20.14%、30.82%、57.18%。说明B1、B2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立枯丝核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1、B2 发酵液经提取纯化所得的表面活性物质粗制品,通过TLC 显色反应和IR 方法鉴定,初步确定为脂肽类物质。 3 B1、B2 防病促生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B1,B2 对当归、黄芪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病作用。B1 对当归、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9.13%、41.48%,B2 为41.30%和48.16%,B2 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无显著性差异;同时,B1、B2 对当归、黄芪具有促生增产作用, B1 增产率分别为7.74%、12.5%;B2 分别为17.2%、16.25%,且均可提高其品质。4 B1、B2 田间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B1、B2 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表明:B1,B2 的10 倍稀释液对黄瓜白粉病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