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理论下西安城市社区休闲空间可接近性的演化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点理论是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关系的理论。随着对城市空间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同,在分析城市微观空间以及城市对居民的意义等问题时,地点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概念[1]。以中国城市社区休闲空间为例进行地点理论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微观空间原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且通过梳理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及其规划的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城市社区规划研究集中在社区资源可接近性的理念以及场所布局的趋势[2]。城市社区休闲空间属于城市社区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地点理论下西安城市社区休闲空间可接近性的演化研究有利于建设和谐社区休闲空间,进而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与思路;第二章总结了地点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相关概念、地点理论的本质、方法论流派、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社区人本主义地点观的解构;第三章总结了社区资源可接近性概念及相关原理构成,社区休闲空间相关概念及研究情况;第四章以西安市三个不同时间段兴建的社区休闲广场为研究案例,基于地点理论进行社区休闲空间可接近性的实证研究,分析总结城市社区休闲空间的演化规律;第五章总结论文研究结论,提出了地点理论下建设和谐城市社区休闲空间的对策,探讨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与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阅读教学中,用两三个主问题支撑起课堂的框架结构,主导、支撑、推动学生的整体性阅读,能以此杜绝可能存在的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能对教学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主问题设计的几种方式。  一、抓住统摄全篇的文眼设计主问题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的最后一段:“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
期刊
完整的课堂教学,由新课导入、内容教授、探究讨论、课后小结这几个环节构成。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打造完整而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师要由上述环节入手,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探索适宜、新颖的导入方法,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并注重课后小结,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体验升华。  一、抓住基础环节——巧妙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如果导入巧妙,可以对整节课的教学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所以,在初
大庆市湿地资源丰富,湿地分布面积达5971 km2(2007年统计)。同时大庆也是中国第一大油田开发区,油田开采、运输、加工等过程中,会排放一些含油污水与污油,作业过程中还会发生油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