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点理论是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关系的理论。随着对城市空间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同,在分析城市微观空间以及城市对居民的意义等问题时,地点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概念[1]。以中国城市社区休闲空间为例进行地点理论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微观空间原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且通过梳理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及其规划的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城市社区规划研究集中在社区资源可接近性的理念以及场所布局的趋势[2]。城市社区休闲空间属于城市社区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地点理论下西安城市社区休闲空间可接近性的演化研究有利于建设和谐社区休闲空间,进而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与思路;第二章总结了地点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相关概念、地点理论的本质、方法论流派、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社区人本主义地点观的解构;第三章总结了社区资源可接近性概念及相关原理构成,社区休闲空间相关概念及研究情况;第四章以西安市三个不同时间段兴建的社区休闲广场为研究案例,基于地点理论进行社区休闲空间可接近性的实证研究,分析总结城市社区休闲空间的演化规律;第五章总结论文研究结论,提出了地点理论下建设和谐城市社区休闲空间的对策,探讨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