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蕴瑞体育教育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q0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蕴瑞先生在民国政府执政初期,被视为南京中央大学体育系的灵魂人物,是一位受尊崇的体育学者;解放后又为华东体育学院第一任院长。吴蕴瑞在国立中央大学和华东体育学院所培养的学生甚多,以两校在各自历史时期间的声名,这些校友们在体育界的表现地位,应该非同小可。然而,1949年之后直接为其师的体育思想作深入研析与统整者,实甚鲜见。基于这一事实,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考察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吴蕴瑞先生生平及其学术研究、教学实践的分析,并结合其它研究对他的评定,对他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总结、深层剖析,以分析其历史地位、探讨其历史贡献、启示当前体育教育改革。研究认为吴蕴瑞和他同时代的一些学者共同努力,推动了我国体育教育化思想的发展,传播了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使我国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刻;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使我国的学校体育跟紧了世界学校体育的发展步伐,奠定我国学校体育的近代化基石。他是我国现代体育理论研究的奠基者之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体育学术化”的倡导者,也是我国体育学科建设的奠基人。吴蕴瑞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其丰富而有见地的体育著作。《运动学》一书的出版发行是其体育教育研究学术化成果的标志;《体育教学法》则是他将理论与体育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在《运动学》和《体育教学法》中所体现的关注全球、引领改革的学术研究目标;学术开道、课程奠基的学科建设操作思路;学科整合、融为一体的学科建设的思想依据,是其体育教育思想的精髓。《体育原理》一书是吴蕴瑞批判吸收了美国、欧洲各国和我国的先进哲学思想,并将之运用到体育学中的成果。书中论述的体育教育国情观;身心一统的和谐发展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思想,使该书成为20世纪30年代体育理论著作中的经典之作,对我国体育界的影响甚大。他的著作系统的论述了体育教育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一些思想对当前的体育教育改革仍有借鉴价值。他对学校体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学校体育目标的定位、学校体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关系、体育教学中的学科性和人文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双重结构、体育教学中教学法与训练法的异同,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强制性的关系等问题,都有深刻地认识,对当前的体育教育改革仍有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2002年6月9日,陕西南部佛坪等县遭受50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电力设施受到巨大损失。佛坪县受损电力设施为:35kV线路5.08km,10kV线路276km,0.4kV线路148km,冲毁供电所1个,死亡电
期刊
体育美学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我国建立以来,发展异常缓慢,关于它的系统研究,问津者甚少。体育美学的这种研究状态必将制约整个体育科学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文章主要采用文
城市用地资源愈发紧张,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空间也就越来越需要良好、科学地规划用地建设,从而才能在当前投资多元化的城市经济下,为市政基建、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提供系统、科学
魏禧(公元1624-1680),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又号勺庭,江西宁都人,文学家、教育家。魏禧早年专攻科举,明亡后,以魏禧为首的易堂九子在翠微峰建立易堂,授徒讲学。九子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