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DWI、1H-MRS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2.建立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磁共振多参数(rADC、Cho/Cr、Cho/NAA)评分系统;3.建立基于rADC、Cho/Cr、Cho/NAA的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Fisher判别方程。
方法:使用Philips Intera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33例脑胶质瘤术后并放疗后且脑实质内出现异常强化灶的患者进行头颅DWI与1H-MRS检查。以二次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病例总体设置复发组和损伤组,ADC值比较加设正常组,对12例原发灶1H-MRS数据齐全的病例加设原发组。使用扫描仪自身配置的Diffusion及Functool软件进行ADC值及1H-MRS代谢物峰值的测量。对组间DWI和1H-MRS数据(ADC值,rADC,Cho、Cr、NAA峰高,Cho/Cr,Cho/NAA)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ROC分析确定各个比值参数的最佳诊断阈值,并根据此阈值对每个病灶的不同比值参数(rADC、Cho/Cr、Cho/NAA)分别进行评分(损伤评分为0,复发评分为1),综合这三项比值参数评分结果建立多参数评分系统,再对每个病灶进行综合评分,总得分≥2者诊断为复发,总得分<2者诊断为损伤。建立基于rADC、Cho/Cr、Cho/NAA的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Fisher判别方程。
结果:
1.ADC值比较:损伤组(1548.20±466.52)高于复发组(1005.00±32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与复发组均高于正常组(742.39±7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rADC比较:rADCR(1.38±0.48)低于rADC1(2.09±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Cho、Cr、NAA峰高比较:损伤组与复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复发组与其原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Cho/Cr、Cho/ NAA比较:复发组Cho/Cr(1.70±0.46)高于损伤组Cho/Cr(1.55±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Cho/NAA(2.22±0.98)高于损伤组(1.2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复发组Cho/Cr(1.82±0.54)低于原发组Cho/Cr(2.84±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复发组与原发组Cho/N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5.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rADC(1.48)、Cho/Cr(1.40)和Cho/NAA(1.57),诊断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rADC(75.7%、87.5%、72.0%)、Cho/Cr(75.7%、80.0%、62.5%)、Cho/NAA(78.8%、80.0%、75.0%)、多参数评分系统(90.9%、88.0%、100%)。
6.单参数及多参数评分系统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吻合程度分别为:rADC(弱,k=0.474)、Cho/Cr(弱,k=0.392)、Cho/NAA(弱,k=0.524)、多参数评分系统(强,1=0.780)。
7.基于rADC、Cho/Cr、Cho/NAA的线性Fisher判别方程:y1=-14.291+7.042xi+6.292x2+2.088x3y2=13.387+5.014xi+6.782x2+3.129x3。
结论:
1.复发组平均ADC值、rADC均小于损伤组,DWI可用于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
2.复发组Cho/Cr、Cho/NAA均高于损伤组,1H-MRS可用于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
3.基于(rADC、Cho/Cr、Cho/NAA)建立的磁共振多参数评分系统可明显提高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
4.基于rADC、Cho/Cr、Cho/NAA建立的线性Fisher判别方程与多参数评分系统联合可以使复发和损伤的鉴别诊断简单化、客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