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表明,经济发展不仅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更多地则是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全面转变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特征。然而,任何产业都必须落实在一定的空间上,产业结构落实在空间上,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土地利用结构,两者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在产业发展和土地供给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将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探讨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演变特点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优化配置,对于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宜春市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统计年鉴资料,在对宜春市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全面分析了宜春市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提出了促进宜春市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宜春市产业结构已从“一、二、三”结构调整为“二、三、一”结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用地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用地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用地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土地利用结构单一、各部门用地比例失调、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错位等问题。(2)宜春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两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3)在短期内,宜春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正向反馈机制,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4)宜春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要大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并不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唯一因素。(5)宜春市可从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配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促进作用、建立“产业-用地”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两只手”的共同作用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促进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良性互动发展。
其他文献
<正>回顾2017年的国际形势,主要有六大特点。第一,世界经济开始回暖,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回升。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较上年提升0.4个百分
新中国的年鉴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地方综合年鉴在长期的编纂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条目体"为主的独特的体裁、结构和文风。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元,是反映年鉴内容的主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广播的便利性逐渐获得了人们的认可,收听广播的人也越来越多。广播行业是我国的一个重点行业,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下,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土壤养分提供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土壤养分供应对脐橙果树生长和果实产量及品质均有重要的影响。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是植物根系通过其分泌物和脱落物对根际
酒店员工敬业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理论界,有的学者把敬业度作为一种对工作积极的、热情的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它是类似于组织承诺的组织行为。但是,无论把敬业度当做一种员
介绍GPS/GLONASS组合定位模型,采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确定GPS与GLONASS两类观测值的精度,合理确定两类观测值的权。通过GPS/GLONASS的方差分量估计实测,GPS与GLONASS伪距观
随着我国航天系统高技术项目研制要求的逐步提高,项目研制的科学管理将成为航天系统企业发展需日益完善的问题。本文以作者参与的航天系统研制项目为背景,通过研究项目研制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能源资源。只有将这种具有巨大资源潜能的能源开采出来,才可以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因此目前各国研究者根据水合物亚稳定特性和水合物分布模式,提出
成都经济迅猛的发展,为人民提供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竣的交通问题。2005年开始,政府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地铁1号线也在2010年9月27日实现全线通
中国是世界上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约有2万多个湖泊,占世界天然湖泊的1/10,总面积约为8万多km~2,其中大于1 km~2的湖泊大约有2300个。湖泊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作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