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FET器件单粒子闩锁及翻转效应的TCAD仿真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于空间辐射环境中的半导体器件因有源区受到高能粒子轰击而产生的单粒子效应是影响航天器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芯片的特征尺寸减小至20 nm以下时,传统的平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EFT)由于短沟道效应的影响而不再适用,而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Fin FET)由于良好的表现成为主流。同时,Fin FET器件栅控能力、器件结构和版图布局与传统平面器件存在差别,需要重新认识其单粒子闩锁与单粒子翻转敏感性规律。本文通过有限元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Technology CAD,TCAD)仿真,基于重离子在硅中能量沉积分布的Geant4仿真结果,研究了Fin FET器件的单粒子闩锁(Single-Event Latch-up,SEL)与翻转(Single-Event Upset,SEU)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分析了Fin FET器件外围电路较平面器件对SEL更敏感的原因,并提出了新的SEL防护方法。Fin FET器件与平面器件在结构上(阱宽度、MOSFET间距与浅沟槽隔离深度)有明显区别,利用TCAD仿真软件研究了这些结构变化与SEL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从寄生电阻的角度,解释了寄生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的维持电压、触发电荷与电流增益随Fin FET结构变化的原因。此外,由于Fin FET电路中闩锁回路中横向寄生电阻与纵向寄生电阻的比值相对于平面器件发生变化,我们发现传统的减小保护环间距与外延沉底掺杂技术对SEL的防护能力将减弱。基于寄生电阻对SEL敏感性的影响研究,提出两种通过降低纵向寄生电阻来防护SEL的方法。借助TCAD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然后,研究了Fin FET器件阱边界与晶体管间距对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单元SEU截面的影响。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导致其版图集成度不断提高:从32 nm平面工艺到20 nm Fin FET工艺,SRAM单元中的敏感节点(关断NMOS漏极与关断PMOS漏极)与P-N阱边界的间距约从90 nm减小至40 nm。利用TCAD仿真软件建立Fin FET工艺D类型触发器(D Type Flip-Flop,DFF)模型,研究了阱边界与晶体管间距对SEU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位于阱边界的内建电场将分别吸引P阱和N阱内的电子与空穴至相邻的N阱与P阱,与敏感节点对电荷的吸收形成竞争,并在开态晶体管中产生恢复电流,进而抑制器件的SEU敏感性。由于位翻转截面的不同,相较于低线性能量传输(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的离子辐照,这种阱边界效应在高LET离子辐照下较为明显。此外,对于Fin FET器件,每一代特征尺寸的减小都会造成其金属节距(Metal Pitch)降低约30%,这导致版图集成度进一步提升,晶体管与阱边界的最小间离拉近。TCAD仿真分析表明,这种变化将导致SEU截面近似成比例降低。最后,研究了不同LET离子辐照下,Fin FET器件呈现不同SEU截面偏置依赖的原因。相关实验表明:高LET离子入射时,截面随电压下降而缓慢增长;对于低LET离子入射,Fin FET器件的SEU截面随电压降低而快速升高。通过TCAD仿真,研究了不同LET离子辐照下临界电荷、收集电荷、阱边界内建电场及双极效应对SEU截面偏置依赖的影响。研究表明:低LET离子辐照下,收集电荷随落点变化趋势的不同是SEU截面偏置依赖程度不同的主因,而阱边界电场能够加强这种偏置依赖;高LET离子辐照下,临界电荷降低引起的敏感区变化不明显,PMOS和NMOS敏感区交叠部分随电压的变化成为偏置依赖的主因。此外,SRAM单元敏感区的扫描图还表明开态NMOS漏极对SEU敏感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阱边界区域也发现了自发LEAP(Layout Design through Error-Aware Transistor Positioning)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发现对SEU加固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展示了不同参数下Fin FET器件单粒子闩锁与翻转效应的物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适用的单粒子闩锁及翻转的加固方法,揭示了影响Fin FET器件SEU截面偏置依赖的物理过程,以上结果为Fin FET器件的抗辐射加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菊科蒿属,多年生旱生半灌木,是中国西北干旱荒漠区防风固沙的先锋物种之一(中国植物志,1991)。白沙蒿种子含油31.96%,且富含亚油酸(C18:2)和生育酚,然而其发育过程中相关性状的形成机制及相互调控关系仍属未知。本研究以花后10天、20天、30天、40天、50天、60天和70天7个不同发育阶段(S1~S7)的白沙蒿种子为材料,分别采
学位
近年来,相干结构的不同尺度自相似性特征逐渐被揭示并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受到高雷诺数数值模拟和实验手段不足的限制,高雷诺数条件下的结构自相似性鲜有研究。大气表面层是典型的高雷诺数壁面湍流运动,开展大气表面层流动观测和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相干结构的相似特性。本文通过超声风速仪在大气表面层观测捕捉到的同步的三维速度分量和空气温度,用以探索在高雷诺数壁面湍流中相干结构的尺度依赖自相似特征。首先,通过对青
背景:纵观全球,肺癌(Lung cancer)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位于世界前列,其中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世界首位。肺癌复发率和转移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晚期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约15%)未显著提高,且远远低于其他常见癌症。目前,肺癌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和化疗,然而以目前技术手段而言,手术创伤性太大,化疗药物的靶向功能不理想。因此,研究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作为桥梁工程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在为我国交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病害,混凝土开裂和过度下挠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特别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引起预应力桥梁长期变形超过预期的原因很多,在工程层面包括设计不合理、施工和运营维护不当,在科学层面包括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认识不足及设计规范的不完善(采用了较多的简化和经验计算方法)。为将桥梁的长期变
在科学与工程计算中,有很多大型应用问题需要物理与数学工作者通过构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模型,设计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快速求解,从而对所研究的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很多领域中,偏微分方程(PDE)是最常用的描述问题的数学模型.近年来,由于分数阶微分算子可以精确描述反常扩散过程,成为更精确描述模型的重要工具.相较于整数阶偏微分方程,在模拟记忆效应,扩散运动以及遗传性质等方面运用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更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低污染、可靠性高和噪音低等优势而受到高度关注。电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常用的电催化剂是铂碳(Pt/C),用于改善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的动力学。然而,贵金属铂的成本高、储量低,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设计和
学位
乙烯是石油化工最基本的原料之一。裂解乙烯原料中含有少量的乙炔杂质,会毒化乙烯聚合催化剂,影响聚乙烯产品质量,因此乙炔杂质的脱除是制备聚合级乙烯的关键。工业上脱除乙炔的主要方法是选择加氢法,该法常用的催化剂为负载型Pd-Ag催化剂,但是催化剂成本高昂。因此,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对于选择加氢脱炔工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金属Cu在炔烃加氢反应中具有优异的烯烃选择性,但因其氢气解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