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市作为我国第一个资源型省区综改试验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在改革开放以前,太原市依靠自身的煤炭资源优势发展成为我国的工业重镇,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一度高达75%,其中工业所占比重达88%。太原市基于其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煤炭及相关产业,煤炭对太原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焦炭、冶金、电力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本围绕煤炭展开,工业产品结构基本属于资源型和初级加工产品。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积极发展对外贸易,1995年国家赋予太原自主对外贸易经营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太原市的出口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出口贸易额由1996年的0.8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52.95亿美元,增长了66倍,出口商品结构由最初的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而且近年来机电和高新技术商品出口发展势头迅猛,由此看出随着太原市对外贸易的发展,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果,根据理论可以知道一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其产业结构是相适应的,太原市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推动了太原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得太原市已经处于产业结构演化的“三、二、一”的模式,虽然太原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于一、二产业,但是太原市的第三产业仍处于低水平阶段,现代服务业不发达,科技含量不高。现今世界经济进入低增长时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如何改善太原市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通过太原市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为太原市在制定出口贸易战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方面提供政策建议。国内外学者对于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分别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也有不少,其研究主要是从国家或省区角度来研究,从市区角度来研究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基本没有,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从太原市的角度来研究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本文基于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太原市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与三次产业互为格兰杰原因,资源密集型商品出口与第一产业互为格兰杰原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与第二、三产业互为格兰杰原因,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最后分别提出促进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使太原市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选取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角度,从市区层面来研究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在模型检验是运用了不同的检验方法;但是由于本人水平和能力所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着对理论理解不够深入、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对问题深层次研究不足等问题。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本人将进一步丰富有关资料,加深对相关理论的把握,不断的完善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