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蓄电池的开发、研制、生产及销售。其汽车起动电池作为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产业支柱,是风帆的主要创收产业。但近10年,随着蓄电池行业的不断壮大,外资品牌和民营品牌蓄电池成为了风帆的主要对手,尤其是民营品牌骆驼的突飞猛进,已经蚕食了风帆广阔的业务市场,风帆在蓄电池行业的中的整体竞争地位已经岌岌可危。风帆想在激烈竞争的蓄电池行业中有所突破,现行的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严峻的经营形势。 在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行业上供应链间的竞争,各企业纷纷努力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确保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对风帆蓄电池行业来说,精益制造环境要求以“汽车厂商”为核心点,风帆必须纳入供应商的精益供应链体系,以实现对汽车厂商的 JIT(Just in time)供应。在JIT供应的要求下,风帆的生产计划与控制问题成为困扰风帆前行的难题,因此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综述生产管理理论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汽车厂商采购订单现状与风帆生产管理现状,分析了目前风帆生产组织模式与汽车厂商的要求的不适应性。从风帆内部的生产组织模式到与汽车厂商之间的协调机制,又对风帆内部具体的生产计划与控制问题的思路进行了研究。本文以汽车行业的精益制造要求风帆需要逐步改善企业内部流程、实行精益制造为基点,实施流程再造,提出将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应用在风帆内部组织生产和风帆与汽车厂商组成的供应链上的供货上,建立以订单生产模式为主的精益制造生产模式,将企业内部协调融入到此模式中。本文秉承“协作”观点,研究了风帆和汽车厂商之间的协调问题;利用0-1线性规划模型确定了风帆和汽车厂商之间的订单波动协调策略。 重点放在风帆主生产计划的制定上,为配合风帆推行订单销售及订单生产,推进安全库存控制,并提出在主生产计划制定过程中考虑生产需求量柔性决策的观点。其创新之处在于推进订单生产有效控制销售成本,将需求柔性和供应柔性两种柔性变量结合起来对风帆的主生产计划进行编排,从而使制定的主生产计划具有较强适应性。为风帆内部的精益制造控制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