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犬儒主义思想研究——以网络媒介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普通的网络事件产生了一个流行全国的网络词汇,“神马都是浮云”。在这个简单的事件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普通大众的信仰缺失,意义匮乏,对一切都加以怀疑并冷嘲热讽,对现实人生的愤慨与无奈。本文结合齐泽克、徐贲、王岳川、汪晖等相关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认为当代中国思想实质是犬儒主义。本文着眼于当代中国犬儒主义的研究,首先着力剖析犬儒主义本身的思想内涵,从而界定当代中国犬儒主义的特征及其在网络媒介中的表现,并进一步探讨当代中国犬儒主义的成因及其现实解决办法。根据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主要章节如下:   第一章为犬儒主义,主要探讨犬儒主义概念所包括的内涵。本章共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为古典犬儒主义概说,主要阐述关于犬儒学派本身的不同观点,古典犬儒主义文献资料的问题,以及犬儒学派的简单介绍。在犬儒学派的简单介绍里,主要论述了其得名由来、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分期三个问题。考虑到古典犬儒主义本身思想的前后变化问题,所以本文在介绍古典犬儒主义时便从早期、晚期两个时段展开分析。第二节为早期古典犬儒主义特征研究,结合相关学者的观点,该节从五个方面分别对早期的古典犬儒主义特征加以定性。第一,强调德性,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第二,摒弃感官的享乐,却又行为放诞。第三,藐视政治权威;第四,认识论上认为定义是不可能的,并带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逐渐发展为不相信一切现有价值;第五,极力讽刺嘲笑别人,发展出了一种机智幽默的讽刺艺术。第三节为后期古典犬儒主义特征研究,该节主要从生活方式、政治态度、思想成分这三个方面与早期的古典犬儒主义加以对比研究,从而反映古典犬儒主义的真实面貌。   第二章为当代中国犬儒主义特征及其在网络媒介中的表现。在具体阐述之前,该节首先阐述了本文关于现代犬儒主义的一些不同观点,以及本文对虚无主义所做的一些思考。该章从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犬儒主义特征及其表现展开阐述。第一节为虚无的泛滥,主要阐述当代中国虚无主义如何产生以及其在当前网络中的表现,比如颓废、冷嘲热讽等等。第二节为个性与享乐的疯狂,主要阐述了当前虚伪个性流行,普通大众追逐名利,追求感官刺激这几个问题。第三节为狂欢式的反叛与冷嘲热讽,主要从当前网络中盛行的反对经典权威,恶意改编,狂欢式的冷嘲热讽这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在该节最后部分,本文探讨了当代犬儒主义积极的一面。   第三章为当代中国犬儒主义成因分析。本章思路为首先从当前犬儒主义特征及其表现入手,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内涵。在此基础上,归纳推导出一个整体的正确范式,并由此展开我们对成因的分析。第一节为犬儒主义现象解析,主要是从当代犬儒主义三个特征及其表现出发,探讨其背后的可能意蕴,最终我们都把它们归结到了现实权力层面。该节主要应用了福柯知识权力理论以及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第二节为“后”的社会,主要是从后极权主义的角度来展开对当前社会的分析。本节主要应用了美国学者林茨、斯泰潘以及捷克学者哈维尔关于后极权主义社会的理论。第三节为消费主义。消费主义作为传统意识形态的补充,在当前中国的社会里得到了很好的发扬。本节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消费主义虚假意识的分析。首先,消费主义制造了一种丰盛、平等、自由的假象。其次,消费主义使个人放弃了超越个人的目标和价值,从而实现了社会的平稳控制。第三,消费主义具有很强的受控性和欺骗性。无论是其内容还是我们对其接受过程,实质上都是受控的,从而也带有很强的欺骗性。本节主要应用了以马尔库塞、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为主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以及让·波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曾巩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已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弛,无忧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馀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噫!
一、引论    所谓权力,指某种强制力或影响力。一般来说,我国公立高校内部的权力主要分为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学生权力和政党权力。这四种权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高校内部主要权力结构,这种纵横交错的权力结构反映了高校组织内部不同权力主体的利益博弈。其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高校内部两种重要的权力形式,如果我们将公立高校行政定义为以公权力的运用为核心的高校管理活动,那么公立高校行政权力则主要指公立高校管理
文学是一种重复,是回忆与沉思的结合。在文学作品中,得以重复的东西是一种意象,是一种与记忆中的物象十分相似又具有差异的情思。对于重复的研究源远流长,许多学者都致力于为重复
随着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的兴盛,学界更加重视研究语言单位中的个案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本文旨在讨论介词“于”语法化后在构词中扮演如何的角色,其构词能力如何。文章主要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正在完成青年期的一些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伴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我们在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比较关注大学生这些共同特点,把他们同别的青年群体区别开来。此外,我们也发现不同年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于是就有了“80后”“90后”等称谓。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作为同时代的大学生,同在一所学校求学,他们所学专业不同,所处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d Card)是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发明的一种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最初是专为企业管理而设计的,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创新四个互为因果关系的评价指标来实施战略管理,达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滞后指标与领先指标的平衡。它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和以战略为框架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