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shi9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发展进入复杂的调整阶段,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加速推进,高技术产业成为各国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继沿海之后的战略储备地带,又是我国名副其实的“高科技走廊”。促进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的增长质量,在当前我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长期中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国内外众多学者使用了不同的测算方法对不用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将传统的DEA-Malmquist方法和非参数的SFA随机前沿模型相结合,构建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采用多投入多产出的评价方法以适应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征;同时分离出随机因素和一些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以提高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基于长江经济带沿线9省2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系统、动态的研究:在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变迁历程、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最后针对地区差异进行了全面的收敛性检验。主要结论如下:(1)随机误差和宏观经济环境、科技活动环境、产业内竞争程度等外部环境对评价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传统的评价方法会使结果出现偏差。(2)2004-2013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变化特征,但整体来看仍处于上升通道,其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衰退成为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3)沿线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正负增长并存。(4)高技术产业内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明显差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某些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行业发展水平和行业规模相背离。(5)收敛性检验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同时存在。
其他文献
我国股票市场由于缺乏做空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单边市状态,使得众多投资者在面对2008年这样大幅下跌的行情时依然只能靠持币观望来应对,尤其是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社保基金、保
本文从资产价格泡沫中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出发,对现代货币经济理论,尤其是货币政策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讨论,进而结合泡沫经济的实践和己有的理论挑战,对当前的货币政策主
资源型城市是指伴随着矿业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这些城市作为中国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化的浪潮,表外业务在美国银行业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重要,表外资产的规模和收入已超过表内资产。其中尤以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品为亮点,MBS、AB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