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是最常见的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以上。化疗是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公认的一线方案是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RAD51蛋白是细胞同源重组、DNA损害修复和保持遗传多样性的关键蛋白。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探讨 DNA修复基因 RAD515’-UTR G135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为个体化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152例,均给予以顺铂或卡铂为主的两药联合方案化疗,2周期后按照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使用PCP-RFLP方法检测其外周血中RAD515’-UTR G135C多态性。PCR引物:上游5’-TGGGAACTGCAACTCATCTGG-3’和下游5’-GCGCTCCTCTCTCCAGCAAG-3’。PCR反应体系(50μl):模板DNA3μl,上下游引物各2μl,2.5 mmol/L dNTP mix2μl,PCR buffer5μl,25 mmol/L MgCl23.5μl,High Fidelity PCR Enzyme Mix0.3μl。95℃预变性5 min后进入主循环,94℃变性30s,53℃退火30 s,72℃延伸1 min,共35个循环,完成后72℃延伸10 min。取10μL PCR产物与1 U限制性内切酶 FastDigest MvaI于37℃温育5min,用溴乙锭染色该酶切片段,然后在4%(p/v)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显影。可观察到三种类型的条带:纯合子(G/G)带,两条带分别是71和86bp;杂合子(C/G),三条带分别是157,86和71bp;多态性纯合子(C/C),只有一条157bp带。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组间基因型分布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出现期望值<5时用Fisher精确概率法。以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各种基因型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结果:(1)DNA修复基因RAD515′-UTR G135C基因型与NSCLC患者的性别、有无吸烟史、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特征无关(P>0.05)。(2)152例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为46.7%,携带RAD51 C-等位基因(G/C+C/C)患者和G/G野生纯合子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是56.7%和40.2%,前者是后者化疗敏感性的1.944倍(OR=1.944,95%CI=1.006-3.758,χ2=3.948,P=0.047);(3)有吸烟史患者中,携带 RAD51 C-等位基因(G/C+C/C)患者和 G/G野生纯合子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是62.1%和36.9%,前者是后者化疗敏感性的2.848倍(OR=2.848,95%CI=1.261-6.430,χ2=6.508,P=0.011),但在不吸烟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NA修复基因RAD515’-UTR G135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敏感性相关。携带RAD51 G/G野生纯合子的吸烟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化疗敏感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