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的价值与跳绳方法体系探讨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he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绳在我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唐、宋、明、清时代都有记载。鲍维湘在他的《跳绳》专著中称跳绳为我国的“国技”,并说:“把跳绳与舞蹈结合为之绳舞,与体操揉合为之绳操,付入武术变为绳拳,汇入杂技成为绳技。”由此可见,跳绳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 面对新世纪扑面而来的“终身体育”浪潮,源自于西方的竞技运动在我国的竞争环境中运行一段时间后,人们对一味追求奖牌效应的意识有所消减,对国民健身效应重视起来。因此,挖掘既服务于竞技体育,又适合大众健身的跳绳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跳绳的价值与跳绳方法体系探讨为题,从新运动项目开发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依据系统论、逻辑学原理,参照跳绳不同练习形式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跳绳方法进行了尝试性划分,并进行逻辑分析,构建了跳绳方法体系,揭示了跳绳方法的内部规律;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14-15岁学生为对象,就跳绳对其协调性、弹跳力、耐力素质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为跳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跳绳是在指人体利用绳子在“摇”、“绕”、“跳”等形式下,所进行的连续的、有节奏的,并完成不同动作的一种体育活动。 2我们归纳提炼出的65种常用跳绳方法,便于练习者选用。 3初步构建起了以摇绳、绕绳、跳绳和其它类别组成的跳绳方法体系。 4实验研究证明,跳绳对促进14-15岁学生协调性、弹跳力、耐力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以已出版的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写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本文研究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研究存在体验课程。存在体验课程是一种自传研究方法,它是美国课程理论家威廉·派纳及其学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反思、批判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