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网络”这一概念自1985年被提出,便得到了迅速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在管理学、知识工程、教育学等领域。伴随着知识网络的发展,“学科知识网络”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学科知识网络是知识网络在不同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有一般知识网络的特征,又富有不同学科的独特之处。近年来,学科知识网络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主要是应用于于企业管理和知识工程领域,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较少。复杂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为学科知识网络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以复杂网络为理论工具来定量的研究学科知识网络是一种新思路。现实中大量的复杂系统都可以通过复杂网络进行描述,如河流网、交通网以及更为复杂的科研引用网等。将实际系统中的元素看作节点,元素与元素的联系看作节点之间的连边,由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边所组成的整体即为网络。复杂网络对系统结构形态的可视化将系统研究提升到网络层面,为观察系统的拓扑结构、分析系统个体之间的影响力以及系统整体特性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因此在复杂网络研究中,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至关重要。学科知识网络是由学科知识节点和知识关联构成的网状知识体系,有着复杂的拓扑结构。仅用文字或者统计数据来表示学科知识网络的结构,可能会导致信息的缺失且观察起来非常困难,借助复杂网络的工具可以将知识网络的拓扑结构直观、方便的表示出来,为挖掘隐藏在学科知识网络中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了便利。本文以自动化专业本科知识体系的拓扑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复杂网络为工具,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自动化专业知识网络的统计特性、社团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挖掘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确定自动化专业知识网络的建模规则。在满足建模规则的条件下,对自动化专业知识进行网络建模,形成以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为节点,以其先学关系为连边的三层知识网路,并利用Pajek软件对知识网络进行可视化。(2)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自动化专业知识网络的基本统计特性进行了计算,实验证明,自动化专业知识网络的度分布符合幂律分布,知识节点的出度和入度能体现知识的不同性质;聚集系数体现出课程间和课程内部的紧密程度;介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可以用于挖掘自动化知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3)利用基于局部相似性的社团划分算法对课程知识网络和知识单元网络进行划分,发现知识网络具有明显的模块结构,并且与课程实际相吻合。并通过社团划分发现课程设置上的冗余之处。(4)利用一种新提出的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对课程知识网络的重要节点进行评估,得到的结果与用复杂网络基本统计特性计算得到的结果相一致,验证了该评价指标的有效性,也进一步确定了自动化知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5)利用拓扑排序算法实现对自动化知识网络课程的排序,既验证了原有课程排序的合理性,也结合自动化专业的实际对课程顺序做出了相应的改进。(6)将上述分析结果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实际相结合,指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教学设计和指导教学将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