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探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新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又受传统产业结构与突进发展模式的影响,长期处于人口增长较快、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的非良性循环中,因此,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乃是新疆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的选择。科学发展,就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科学发展观面向于社会永续进步和完整发展模式的前瞻性未来。它不仅要求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的正确选择。文章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特征等相关理论分析入手,重点考察了新疆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新疆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从哲学视角出发对新疆社会可持续发展观进行思考。主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出发解释了新疆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阐述和事实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我们如果破环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那么自然界就会对我们进行强烈的报复。所以,人类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自然观,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促进可持续发展对新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追求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文章最后探讨确保新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哲学角度阐释新疆社会可持续发展应树立的理念,这是整个研究的落脚点。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和阐释,力求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自然观;因地制宜的谋划发展思路,形成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为基础发展路子;转变发展思路,形成开发、利用、保护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路子。“可持续发展”这个当前全球性课题的解决,有赖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有利于我们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出发,全面推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通过本文研究,力求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以及丰富和完善关于新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朱熹的人才思想远承孔孟,近接二程。南宋时期的复杂局面,为其人才思想的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现实条件。他的人才思想汲取了传统儒家的人才思想的精华,他以“理”为其人
鸦片战争一百多年来文化问题千头万绪,声音杂杳,然而贯穿其中主线是“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如何现代化”。冯友兰以其独特的理论方式,试图从哲学上解答东西文化问题,其理论
高中阶段的教学与初中阶段在课程标准、内容、学习方法、能力要求和考试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学生进入高中后,对新高一政治课程总是不能很快适应,常常在学习上出现滑坡现象
期刊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有着丰富的关于自然的思想。本文从自然观的内涵出发,梳理了先秦主要的自然观,论述了自然界的本原、自然界的结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内容,并阐述了先秦丰富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