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神经信号再生的驱动电路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脊髓神经损伤造成的神经功能紊乱问题,东南大学王志功教授团队提出了“微电子神经桥”的辅助治疗方法,即利用微电极将电子装置连接在受损神经两端,以人为制造的信号通路代替原有的生物电信号通路,实现中断的神经信道重连,进而修复受损的脊髓神经功能。“微电子神经桥”由探测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再生激励电路构成。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微电子神经桥”中的再生激励部分,设计驱动电路,将前级电路的输出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电压摆幅,通过电极施加在损伤神经末端,驱动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实现神经信号在末端神经的再生。在已实现的动物神经信号体外再生模块中,电路的输出为-2.5V~+2.5V,针对神经细胞膜电位正负极电压的非对称特性,本文采用-1V~4V的电路输出指标以提高刺激效果。对于改进后的指标,采用片上集成放大器与片外输出电路相结合的电路结构,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神经信号再生的驱动电路。放大器采用满摆幅的输入结构,能够处理较大动态范围内的输入共模信号;增加最大电流选择电路和跨导相等电路使放大器的跨导在整个共模输入变化范围内保持恒定。本文还专门设计了带隙基准源为放大器提供稳定的偏置,降低温度变化和电源电压波动对电路的影响,针对普通带隙基准的一阶补偿特性,采用向三极管的射极注入CTAT电流的方法获得正的高阶温度项,补偿对应的高阶负温度项,使得温度系数进一步降低。片外输出电路采用高压MOSFET进行设计,将电路的输出阻抗等效为负载电阻接在MOSFET的漏极,避免其他额外器件,降低片外电路的复杂度。片上电路采用TSMC0.18μm CMOS工艺设计,版图尺寸为300μm×300μm,工作在1.8V的电压下,功耗约为1.45mW。tt工艺角下带隙基准电压的温度系数为7.03 ppm/°C。放大器的共模输入范围为0.12V~1.75V,基本达到了满摆幅输入;在整个共模输入范围内,放大器的跨导变化率为6%;开环增益为82dB,相位裕度约为64度;通过对放大器在不同温度下的交流仿真,得到电压增益的变化范围是79dB到89dB,增益变化不大。片外输出电路工作在+5V和-1.5V的外部电源下。整个电路采用反馈电阻构成闭环放大器,增益为40dB。当输入信号偏置在1.5V、幅度为50mV时,电路输出达到-1~4V的电压摆幅。
其他文献
透明电极在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柔性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透明电极材料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因自身脆性无法满足柔
本文结合变分方法和罚函数的方法研究了一类带紧支集位势的分数阶磁Schrodinger方程:ε2s(-△)sA/εu+V(x)u=|u|p-2u,X∈RN,其中ε>0是一个参数,s ∈(0,1),N≥3,2+2s/(N-2s)
双金属协同催化是利用两个或多个金属中心协同作用促进催化转化,是生物催化体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外部刺激调控催化剂分子内两个活性位点的相对位置,可在分子水平上调控分子
水凝胶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ECM)的结构和性质,在组织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冻干支架可以实现对缺损部位的暂时替代和力学支撑,但植入后会在体内环境中再次溶胀,这种冻干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全球范围内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迅速增长,导致气候环境极其不稳定,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
聚合物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汽车、电子电器、包装、航空航天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然而,这些材料在遇火或过热后会迅速燃烧起来,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火灾,这就极大的限
镁及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等诸多优点,是电子器件、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材料,许多制品需要进行塑性压力变形加工,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镁合金构件均为铸
在人类生活的自然界里存在许多具有时间或空间无标度特性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其中两种重要的例子,自组织临界地震模型和分形。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具体研究如下:首先我们研究自组织临界地震模型中准周期行为的动力学机制。在地震的研究中,最著名的地震模型是1992年由Olami,Feder和Christensen提出的OFC模型。该模型展现了非保守系统中也存在自组织临界性。此后该模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出现许多拓展的
亚卟啉是一类由三个吡咯通过α碳原子与三个次甲基(=CH)依次桥连而成的大环化合物。其独特的14π电子构型和碗状结构,使亚卟啉在缩环卟啉类化合物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近年来
钛基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的金属材料与陶瓷材料而言,具有较高的比强度以及较为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同时相比于镁基复合材料以及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特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