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一种有生命的课程,拥有巨大的课程能量。“课程”与“教师”是教育领域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教学以课程为依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课程意识开始觉醒,教学行为走向自觉,教师课程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聚焦现实,教师课程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制约,面临着尴尬的发展境地,教师职业的“技术化”倾向遮蔽了教师自身课程的智慧之光,如何点亮教师自身课程智慧就成为研究的重点。首先,本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教师课程相关研究现状,并以课程资源论、自传课程论、情感理论、个体教学哲学为理论基石,建构出小学教师课程能量系统。本研究认为小学教师课程能量是一个综合结构,囊括教师个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个人生活史、教育立场、个人信念等,具有个体性、实践性、情境性、生成性、整体性等特征,小学教师课程能量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一脉相承,研究小学教师课程能量就是为了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然后,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小学教师课程能量蓄积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从教师个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个人生活史及个人信念的维度进行探讨,并辅以个人访谈、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深入探究了小学教师课程能量的蓄积现状。一方面,小学教师对课程能量的理论认知度较高,表现出较高的专业情意,并日益重视自我课程影响力的发挥,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小学教师课程能量的蓄积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小学教师课程能量的理论认知与教学实践失衡;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结构不完备,人文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缺乏;小学教师参与课程活动的能力缺乏;小学教师哲学素养不高,个人信念体系尚不牢固等。最后,在分析调查问卷、访谈结果、课堂教学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教师课程能量蓄积的策略,具体包括:努力提高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小学教师课程能力;重建小学教师个人信念体系;保持教育敏感,增加小学教师生命体验。小学教师课程能量蓄积的目的就是为了小学教师课程能量的高效释放,本研究在透析小学教师课程能量释放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小学教师课程能量释放的策略,包括:优化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结构,提高知识转化力;鲜活小学教师情境感知,提升教学能力;小学教师要开展叙事研究,提高课程故事能力;要拥有生命自觉,树立“生命教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