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型视域下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复仇主题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n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金·奥尼尔被推崇为美国现代戏剧的先驱者,他在戏剧创作的手法和理念上进行的革新意义非凡。深受古希腊神话影响的奥尼尔曾公开表态,重塑古希腊悲剧精神是他一生文学创作的主张。他在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悲悼》中将古希腊经典的俄瑞斯忒斯、美狄亚神话复仇原型重置于20世纪西方现代社会背景下,在保留主要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的前提下,重塑了人物的命运和文本的肌理。复仇是尤金·奥尼尔戏剧作品中的一个显著的文化记号。本文首先追溯了古希腊复仇传统的起源,并从悲剧性审美倾向上对复仇主题进行了探讨。紧接着指出20世纪西方社会盛行的拜金主义和压抑的清教文化为复仇主题的复苏提供了现实土壤。随后,本文详细阐释了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和《悲悼》中对于古希腊复仇主题的传承和超越,特别围绕复仇主体的生存境况和心理活动做出详尽的分析,意图展现作者对于复仇文化独特的思考和改动。本文针对奥尼尔作品中的复仇主题提出了两个全新的审美角度。一从宿命论的角度看,奥尼尔式的复仇悲剧既展现了人类无力逃脱命运主宰的宿命感,也体现了人类在复仇过程中意志上的不屈和心理上的胜利。二从道家学者庄子的无欲论角度看,复仇主体会经历“释放欲望——回归自我——无欲和谐”的复杂心理历程,最终在暴力的复仇行为之后,完成自我认知和自我拯救。本文认为,奥尼尔对复仇这个传统的神话模式进行了再塑造,并拓展了复仇主题的深度,他将内心尝试拯救物欲横流的西方社会、重塑失落的道德文明,并为迷茫的现代社会人建立道德家园的伟大情怀倾注于这个母题。
其他文献
通过创新团队创新环境相关文献研究,结合国内外团队创新环境研究理论成果、高等院校创新特点,建立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协调关系研究模型,在对其综合水平评价的基础上
随着国家对社会保险事业的关注,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医院经营管理方面也在逐渐调整方式和策略,伴随总额预付医保管理政策的实施,医院也在积极探索
目的:针对安乃近易水解的问题,着重研究溶媒、流动相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建立安乃近片新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在溶媒中加入2%的亚硫酸钠作为稳定剂,色谱柱为Diamonsil(钻石)C18(4.6m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科学知识网络的内涵、构成要素、结构特征、演化机制及演化动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科学知识网络包含知识主体网络、知识载
多次挪用公款有多个种类,对挪用公款的数额认定存在分歧。为贯彻刑法原则,在对挪用公款的数额认定时,应坚持几个原则,注意几个问题。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而且以其深刻复杂的主题意引起众多解读者的浓厚的探索兴趣。对其文本解读一直呈现多样性特征,如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