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的城市社区以及城乡结合型社区里,由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包括村/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组成的“区街社”三级基层治理模式对基层社会进行治理。街道办事处处于基层政府与基层社会之间,对上承接着区政府,帮助区政府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对下指导着各个社区,面向村/居委会以及所有的社区居民,促进社区自治。可见,街道办事处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区街社”三级主体中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街道办位于区政府和社区之间,不仅是区政府行政事务的代理人,同时也是社区自治的委托人。街道办属性的两重性——行政性与社会性,相互矛盾,再加上目前的行政体制与社会体制,导致了街道办事处陷入了角色困境之中,严重倾向行政性,使得国家管理控制与基层社会自治还没能达到平等对话与无缝对接的水平。本文在我国街道办事处的变迁历史和我国基层治理现实的基础上,选取了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及其下辖的南岸街道办事处与街道办下辖的各社区的互动为案例,详细分析街道办事处在“区街社”三级互动中的博弈过程和行动逻辑,建构了“区→街→社”任务下达时的博弈模型A和“社→街→区”民意上传时的博弈模型B,并以南岸街道办事处为具体研究对象,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评价体系,测评了该街道办在现实中的协同治理效用,进而揭示出现实中街道办事处的角色困境,从制度、权责、资源以及能力四个角度分析街道办事处出现角色困境的原因,并根据街道办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街道办事处应有的组织性质与存在价值,提出:街道办事处应承担起“谈判桌”+“对接台”的正确角色,担任起国家管理控制与基层社会自治之间的扭合平台,并为了进一步强化街道办事处在基层空间所发挥的政社协同治理效用,改善街道办的工作效能,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