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导自制纳米泡联合顺铂对小鼠H22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超声联合自制纳米泡对小鼠皮下H22肿瘤抑制作用超声参数的探讨  实验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自制纳米泡对小鼠皮下H22肿瘤抑制效果最佳的超声治疗剂量,为今后超声联合微泡介导基因或药物治疗肿瘤奠定理论基础  实验方法:建立30只昆明鼠皮下H22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予以不同的超声功率和辐照时间:对照组1(予以假辐照治疗),超声治疗组2(1W/cm2+1min)、超声治疗组3(1W/cm2+3min间歇辐照模式,辐照5s,间隔15s,总共3min)、超声治疗组4(1W/cm2+3min,持续辐照3min),超声治疗组5(2W/cm2+1min)、超声治疗组6(2W/cm2+3min)。其它超声治疗参数如频率、占空比等保持一致。麻醉小鼠后固定,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0.1ml相同浓度的自制纳米泡后即刻予以超声辐照,并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4h、治疗后72h分别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增强强度(VI,Video Intensity)的差异,并在治后24h和72h之后各组分别处死2只小鼠进行肿瘤组织切片的HE染色、免疫组化CD31染色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  (1)除对照组外,各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有减小,但各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最大,表面皮肤和内部无坏死组织,但随着治疗功率和治疗时间的增加,较大的治疗剂量组小鼠肿瘤表面皮肤和内部坏死组织增加,并且皮下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  (2)CEUS检查,对照组肿瘤各时刻均可见显著的超声显影,而各肿瘤治疗组在超声破坏后即刻超声显影明显减弱,治疗后24h和72h时间点造影图像虽可见部分肿瘤血流灌注恢复,但是与治疗前相比,仍具有明显的差异。  (3)与对照组相比:组2、组3在治疗后即刻、24h的VI与组1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组4、5、6在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4h、治疗后72h的VI与组1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功率相同,而治疗时间不同的组间比较:组2与组3相比VI在治疗后各时刻无统计学意义,说明1W/cm2+1min与1W/cm2+3min间歇辐照组的治疗效果无差异;组2与组4相比VI在治疗后72h有统计学意义,组5与组6相比VI在治疗后24h、72h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较大的治疗时间组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略强于较小的治疗时间组。治疗时间相同,而治疗功率不同的组间比较:组4与组6相比VI在治疗后72h有统计学差异,组2与组5相比VI值在治疗后72h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较大的治疗功率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略强。  (4)病理检查:HE染色:组1各时间点肿瘤组织结构完整,内皮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各治疗组在超声治疗后24h、72h细胞破碎,排列疏松,可见少量细胞空泡形成。CD31染色:对照组血管腔完整,充盈良好,微血管密度较大;超声治疗后微血管明显减少,血管腔闭合,有血管受损的表现,且随着功率和时间的增加,血管密度明显减少,细胞破碎增多,可见更多的凋亡细胞。  (5)MVD计数:组2、3治疗后24小时MVD值明显减少,与组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2h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组4在治疗后24h、72h与组1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论:  (1)超声治疗方法中1W/cm2+1min和1W/cm2+3min间歇辐照方法能够对肿瘤的阻断作用持续达24h,1/Wcm2+3min、2W/cm2+1min、2W/cm2+3min持续辐照方法能够阻断肿瘤的血供达72h以上。  (2)超声联合自制纳米泡治疗小鼠皮下H22肿瘤较理想的参数为:超声声强1W/cm2,辐照时间为1min或3min间歇辐照模式。  第二部分超声介导自制纳米泡联合顺铂治疗小鼠皮下H22肿瘤疗效的初步探讨  实验目的:初步探讨超声辐照自制纳米泡联合化疗药物对小鼠皮下H22肝肿瘤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实验方法:建立20只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单纯超声组(US),超声微泡组(US+NB),药物组(顺铂,CDDP),超声微泡+药物组(US+NB+CDDP),每组4只。对照组不予治疗,仅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单纯超声组只是辐照肿瘤区域(输出功率1W/cm2,辐照时间1min),超声微泡组于尾静脉注射自制纳米泡0.1ml,同时予以超声辐照,药物组只给于腹腔注射CDDP0.2ml(按1mg/kg稀释),超声微泡+药物组于腹腔注射CDDP0.2ml后即刻,用超声探头辐照肿瘤组织,以上超声辐照的条件均保持一致(功率1W/cm2,时间1min,占空比20%)。所有鼠均隔一天治疗一次,共五次,第9天为最后一次治疗,至第11天处死小鼠。开始治疗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用超声仪器测量肿瘤最长径(a)与其最短径(b),计算肿瘤体积(V=1/2ab2),绘制生长曲线,至第11天时每组处死两只小鼠并计算肿瘤质量,计算质量抑瘤率。取肿瘤组织观察肿瘤坏死情况,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测量微血管密度(MVD)、细胞增殖指数(KI-67),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  (1)对照组和单纯超声组之间的体积抑瘤率和质量抑瘤率无统计学意义,余各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体积抑瘤率和质量抑瘤率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微泡组和单纯药物组与超声微泡药物组比较,体积抑瘤率和质量抑瘤率有统计学意义。  (2)除单纯超声组,余各治疗组的血管密度(MVD)和肿瘤增殖指数(KI-67LI)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单纯药物组的肿瘤体积虽有所减小,但血管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而增殖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论:超声辐照自制纳米泡能够抑制小鼠皮下H22肿瘤的生长,与顺铂联合应用时能够产生协同作用,能够更加明显的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破坏肿瘤新生血管,阻断肿瘤血供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坏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尤其是生后出现追赶生长(CG)的个体较易发生成年期不良代谢结局,包括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MS)。胰岛素生长因子(IGF2)是调控
第一部分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Cdk5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Cdk5在体外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取出生3天内SD大鼠皮层,减碎组织,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多由围产期严重的窒息缺氧造成,HIE患儿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近年来,因窒息缺氧导致的HIE及伴随的多系统器官损伤日益受到重视。2000年新发现
本实验通过体外LPS刺激小鼠肺PAM在细胞水平模拟急性肺损伤,观察异丙酚对LPS刺激小鼠PAM中NF-κB活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异丙酚对NF-κ B激活通道的影响及其在ALI中可能的抗
本文介绍了Ⅰ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通常比Ⅱ型干扰素(IFN-γ)有更好的临床效应,IFN-γ在治疗多种实体瘤和一些血液肿瘤的临床试验结果也令人失望,但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IF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影响。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