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序列切片图像的植物组织三维可视化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载体,运用科学可视化技术构建其组织表面及内部结构的数字模型,对于探讨植物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促进现代农业的研究和学科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成为数字化农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将植物结构和功能数字化,建立植物表观和组织结构的交互式三维模型,使得用户可以全方位、多层次考察植物内部组织的形态、大小和空间分布关系,这对于分类和鉴定植物组织特征、进行直观形象的植物学教学、普及人们对于植物内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了解和推广植物科学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植物组织图像适应性分割算法。感兴趣组织分割是植物组织三维重建不可缺少的一步。针对不同的植物组织图像特征提出相应的分割算法:使用区域生长算法对黄瓜根图像上的导管组织进行提取:针对黄瓜茎显微图像维管束组织灰度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块模版匹配的分割算法,并通过计算维管束的轴长和面积验证算法的准确性。2.植物组织三维可视化方法。分别使用步进立方体算法、最大密度投影算法、合成体绘制算法实现玉米莘节维管束、黄瓜苇维管束、玉米籽粒胚和胚乳的三维可视化,并通过对植物组织可视化效果的分析,给出了适合植物组织可视化的方法。这是国内首次建立起玉米茎节维管束三维可视化模型。3.GPU加速的体绘制算法。由于植物组织数据规模庞大,提出一种结合体数据分块和八义树组织数据块的GPU加速体绘制算法来提高绘制和交互速度。首先讨论体数据的分块策略,完成对体数据的合理划分;然后将整个块内数据的三维纹理信息存储在GPU的内存上,使用八叉树组织和索引块内纹理信息;最后,实现空体素跳跃和光线投射算法,在保证绘制质量前提下提高绘制速度。
其他文献
所谓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其意义
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时代进步的关键,创新发展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指明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体现了党对把握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以科技创新为
学习材料的有效使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
“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