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乳制品产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到了国民身体健康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乳制品加工企业逐渐意识到了产品质量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也开始加强乳制品安全制度的建设,这也就需要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来指导我国乳制品供应链质量管理。本文从我国乳制品供应链现状出发,分析了乳制品供应链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找到提高乳制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点。探寻在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主导下,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运用博弈论理论,对供应链节点进行有效协调,从而提高乳制品质量。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近年我国乳制品质量问题频发,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乳制品供应链各节点的目标不同、相互冲突造成的,因此可以引用博弈论来研究不同主体间的决策与均衡问题。用博弈论来分析问题,协调各节点,减少冲突,提高乳制品质量。接着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要在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主导下对乳制品供应链上下游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需要在今后研究中弥补的不足之处。本文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乳制品行业的供应链研究,博弈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基于博弈论的乳制品供应链管理研究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工作,为研究的展开做准备。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乳制品供应链现状。总结了我国乳制品供应链的运营模式,乳制品供应链的特点,随后根据现状分析了我国乳制品供应链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主要针对影响乳制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上游原奶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分别建立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上游供应商与乳制品加工企业间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原来乳制品加工企业对供应商的激励倾向于数量激励,这就促使供应商为了提高原奶产量不惜掺假造假。通过模型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减少供应商用数量性激励替代在质量性激励的机会主义行为,乳制品加工企业对供应商的质量性激励与数量性激励强度就应当相同。而现实中乳制品加工企业对供应商的激励方式却刚好与这一分析结果背道而驰,这就为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买下了隐患。接着本文又建立了乳制品加工企业与下游分销商间的质量损失分摊模型。乳制品有着容易变质的特性,对运输条件有较高要求,需要乳制品加工企业进行监督,减少分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但监督需要成本,在监督活动上投入过多反而会降低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其发展,这就需要设计一种协调机制,合理分摊质量损失成本。通过建立质量损失分摊模型,比较分析四种不同的质量损失分摊方式,得出结论:在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分销商共同分担质量损失的情况下,既能保证有效监督分销商,又能使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分销商两者整体收益最大。第五章主要从宏观上对整个研究做出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运用到乳制品供应链上,结合实际建立博弈论模型,优化了乳制品加工企业与供应商的契约,分析出一种合理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分销商间的质量损失分摊方式,协调了各节点间的矛盾,减少了各节点间的冲突,提高乳制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