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文化背景下,网络小说应运而生、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明显区分于传统文学的个性突出的文学形式。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众多的影视剧编剧纷纷注目于这片有着广阔影视开发前景的沃土之上。本文尝试着对网络小说和电视剧之间的叙事特性进行探讨,并从改编过程中的叙事策略入手,思考未来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的架构。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了商业化的消费时代。网络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渐入佳境,涌现出不少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作品。网络小说为影像媒体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注入了新的元素。网络小说的影像改编概述。(一)网络小说的界定及特征。参照对网络文学的界定,笔者尝试着给网络小说下了一个定义。(二)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的历程。通过网络这一特殊平台,网络小说这一明显区分于传统文学的文学样式以迥异的风格和另类的文字冲击力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吸引了许多影视剧的编剧,纷纷将眼光投注到网络小说这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三)改编中的叙事策略。网络小说暗合电视剧的叙事特性。(一)生产俗文化的审美基地。网络小说的俗味儿在小说的标题以及网络作家的笔名中可窥见一斑。无论是无距离感的平民化叙述语言,还是对大众意识的敏锐观照,都使得网络小说在面对媒介转换之前就非常接地气。(二)多元新奇的类型化发展模式。几乎每一种网络文学类型都有自己的代表作,而电视剧在题材类型的涉及上也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从婚恋、商战、伦理到战争、谍战、传奇,各个卫视在电视剧市场份额的抢占上可谓当仁不让。(三)带有游戏色彩的叙述狂欢。作者创作的起因更多的是抒发个人对生活的体会和情感,是不求现实观照的精神体验,这种轻松状态下生自娱乐并且为娱乐服务的书写可以说是一种兼带着文学性的游戏行为。而游戏成分在图像多变、叙事节奏多变、以娱乐为目的的电视剧欣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四)对女性叙事色彩的偏爱。网络文学是有着泾渭分明的性别界限的,这不仅表现为文本的作品类型、叙事方式、语言风格、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等元素中所反映出的显著性别差异,而且在读者的阅读口味划分上也有着显著的性别属性。电视剧这个节目形式自然的带有外形俏丽、性情柔和、思想感性、触觉敏锐、温润如玉的女性气质。文本与镜头联姻中的叙事策略探究。(一)叙事空间和人物身份的移形换影。出于对电视剧艺术表现效果的追求、对大多数观众审美接受习惯的照顾以及剧集拍摄的需要,作品中的叙事环境和人物形象在荧屏中进行重现的时候往往经过了一定的“改造”。(二)兼顾伦理性和商业性的情节重组。作为承担着重要宣传教化责任的大众艺术形式,电视剧唯有在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主流话语的巨大羽翼的庇护之下,其商业话语才能游刃有余。决定一部电视剧或者文学作品好看与否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故事情节,在叙事环境的包装下,它是整部作品的核心部分。具体来说,包括情节内容的改动,情节次序的变化,情节密度的增加等。(三)后现代思想和传统伦理观冲撞下的语言风格打造。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编剧在设计剧中语言表述的时候既要符合电视剧寓教于乐的特质,又要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小说中语言的特色和个性。(四)框架与个性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模式。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坦诚直率、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心中所想、执着而坚定、思想上往往能够与时俱进甚至标新立异。电视剧在再现人物的时候往往要突出人物的典型性和个性,但是也要在一定的框架中进行,在美和善的大方向统率下,来设计人物性格和行动。过滤掉那些过于偏激的思想以及性格中非积极向上的负面因素,加之以类型化主人公的惯常优点,使之显得更加亲民、更有观众缘。关于网络小说影像化改编的思考。(一)存在的问题。包括泛娱乐化大潮弱化了对艺术价值追求;题材扎堆,少有心意;改编前后风格水准的失衡等。(二)未来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的建构。包括完善作品的文化性,丰富和提升文化内涵;实现叙事水准的平稳接轨;国际化的视角。结语。目前的网络小说改编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面对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密的时代环境,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新时期的精神艺术创作,打造出品牌化的文化产品,体现人民群众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具有全新意义的审美趣味追求,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刻的思索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