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融合的高中地理教学重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需要是唯人类独属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更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本研究通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以及教学评价六大方面展开审美融合的地理教学研究与实践,优化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全生态系统的持续和谐。论文介绍了审美融合地理教学的内涵、特征,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目前教学的现状,等;在此基础上,确立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寻求相应的教育理论支撑。本研究主体部分包括三部分:首先是通过目标审美叙写实现教学目标的审美融合,其次是通过内容审美活化实现教学内容的审美融合,最后是通过审美合作探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审美融合。研究的最后部分是对审美融合的地理教学进行反思性评价,包括对教学主体、客体及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的评价。研究表明,通过审美融合的地理教学实践,学生在生活中捕捉地理案例的热情与能力有显著提高,在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实现知识、思维建模,通过交流合作实现精致表达,并最终迁移活用等方面,都显著表现出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有了更好的发展。对《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做了有力的回应。最后,论文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与提升。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教学目标的审美叙写;二是审美案例探究模式的构建;三是审美悦纳的师生关系。
其他文献
极限性程度补语是用于某些谓词性成分(动词和形容词)之后作补语,并且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到达了相当高程度的补语。这类表示程度到达很高的特殊的程度补语结构一般比较短小,语
情报信息主导侦查机制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新时代适应打击违法犯罪的需要,该机制主要有六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情报意识、硬件设施及技术、组织管理体系、专业队伍、制度及
访问控制是普适计算安全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由于普适计算的分布式、模糊和动态特征,传统的访问控制理论和方法不完全适合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需求。提出普适计算环境下基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元件实现线性放大(Linear Amplifier Using Non-linear Components,LINC)理论,将幅度和相位均有变化的射频信号分离成包络信号和恒包络角调信号,将包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生物质原料可经加工生产为电力、气体或液体燃料,具有数量丰富、可持续性等优点。其中,非粮乙醇的生产和利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巨大前景。在
本研究针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土地资源退化及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以水土保持学、水资源学、分形理论及农牧平衡理论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外业
在国家致力于推进保障房与商品小户型住宅建设的双重国策以及购房刚性需求持续增加的现状下,小户型住房近年来成为人们焦点所在。小户型住宅持续攀升的热度带动着小户型家具
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它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至今,已有1100多所,在校学生也近800万人,基本实现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
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语文教学中,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要借助这个例文的教学,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继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笔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一种文体,笔记最早是与辞赋等韵文相对而言的。笔记这种体裁萌芽于汉代,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应劭的《风俗通义》等。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