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素质变化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的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away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由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三者通力合作。其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又有着十分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还很薄弱,很不适应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我国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多元化趋势相伴生的农民的素质也发生了分化,农民自身对提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使得不同素质的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层次与教学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构筑了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的背景与环境主体。 本研究从分析农民素质变化入手,分析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民素质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制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因素等,并提出适应农民素质变化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研究农民及农民素质变化。首先从农民和农民素质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农民的内涵和范围,并进一步的分析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概念和在影响农民整体素质上的作用。其次,通过对农民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农民素质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表现为农民素质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进步;农民素质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素质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的非农化;农民素质影响农民收入;农民素质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三由农民素质的演化过程分析来研究我国农民素质状况和农民的分化趋势。建国以来农民素质演变具有以下特点: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科技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经营素质迅速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发生较大转变,农民身体素质得到很大改善,心理素质发生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分化明显加速,一是大量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从农业产业中分化出来和转向非农产业;二是原先具有相同农民身份的人们分化为带有明显不同特征的群体。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现状及主要形式。通过对职业教育内涵的新发展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认识的探析,职业教育内涵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转变传统、狭义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观念,确立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
其他文献
法律服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商业服务,为服务贸易中商业服务项下的专业服务,其市场开放问题属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调整范围。各方应通过谈判方式逐步开放法律服务市场,使外
目的利用超快速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FLC/Q-TOF-MS分析北苍术麸炒前后化学成分及量的整体变化,方法采用UPLC T3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0.1%甲酸水-
中国文学史的撰述当下仍很热门,撰述者众多导致文学史的多元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但自文学史产生之后,就遭遇了许多批评,并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有"重写文学史"的呼声。文学
主元思想.就是把多元变量题目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元作为自变量,其他都作为参量来研究问题.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一道题目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母,其中包括变量、参
本文选取了《经济学人》这一财经媒体的公认典范作为研究范本,对其1992年至2004年间的中国经济问题报道进行个案实证研究,并将主要的研究点放在《经济学人》的议程设置和话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无法准确描述,非线性经济学(或混沌经济学)逐渐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的
诚实信用原则起源于罗马法,后随着罗马法在欧洲的复兴被引入到现代民法中,逐渐成为民事实体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由于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的两个重要功能——对当事人诚实信用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