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陆药材为商陆科商陆属植物商陆(Phytolacca esculenta Van Houtte或P.acinosa Roxb.)和其同属植物美洲商陆(P.americana L.)的干燥根,用作传统中药,为中国药典所收录。其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有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的功能。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瘰疬,疮毒等。《本草纲目》载,“商陆生咸阳山谷”,陕西关中是商陆的地道产区。为充分开发商陆资源,发挥陕西的地域优势,作者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商陆总皂苷及其总苷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商陆的研究概述,此部分对商陆的本草学、植物学、化学成分及药理等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为商陆总皂苷的化学成分研究,内容如下:商陆的主要有效部位为商陆皂苷,文献报道其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本实验将新鲜采集的商陆植物根,洗净、切制、晒干后,用75%乙醇渗漉,回收溶剂后,将稠膏分散于水中,分别用氯仿、水饱和的正丁醇依次萃取,正丁醇部分浓缩即得商陆总皂苷。商陆总皂苷再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得到了5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O-β-D-吡喃木糖-2-羟基商陆酸-30-甲酯(商陆皂苷乙,化合物Ⅱ);3-O-β-D-吡喃葡萄糖-2-羟基商陆酸-30-甲酯(商陆皂苷丁,化合物Ⅲ);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木糖)-2-羟基商陆酸-30-甲酯(商陆皂苷甲,化合物Ⅳ);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木糖)-28-O-β-D-吡喃葡萄糖-2-羟基商陆酸-30-甲酯(商陆皂苷H,化合物Ⅴ);及胡萝卜苷(化合物Ⅰ)。实验同时研究了商陆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比较了正丁醇萃取法和大孔树脂梯度洗脱法对商陆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法得到的总皂苷总量高于大孔树脂法,但后者所得总皂苷所含杂质较少,富集效果好于前者,利于下一步的分离纯化。商陆皂苷的主要成分为商陆皂苷甲,它具有与商陆皂苷相似的活性。对于商陆皂苷甲的含量研究,多见薄层扫描法,因商陆皂苷甲结构中无共轭体系,难以用紫外检测器检测,2005版中国药典中也无相应的含量测定项。作者首次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商陆皂苷甲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了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和不同采收时间的商陆和垂序商陆中商陆皂苷甲的含量,为商陆的质量控制及增补2010年中国药典商陆的含量测定项进行铺垫工作。第三部分为商陆总苷元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此部分作者对商陆总苷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将商陆总皂苷酸水解,得到商陆总苷元,对其进行了药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其镇咳祛痰效果很好,已申请了发明专利;同时精制了商陆镇咳的有效部位,并分离、鉴定了其主要成分2-羟基商陆酸-30-甲酯(简称商陆酸甲酯),为新药开发进行了基础工作;由于工业酸水解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商陆皂苷进行了生物转化研究。实验采用酶解法,分别试验了黑曲酶、苦杏仁酶、蜗牛酶及其它一些酶,试验结果表明,黑曲酶、苦杏仁酶、蜗牛酶均能使商陆皂苷甲中的葡萄糖基发生水解,得到次苷商陆皂苷乙,但只有蜗牛酶能使皂苷甲中的糖侧链完全水解,得到其皂苷元—商陆酸甲酯,不过转化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