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区CACN/Ras/ERK途径中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应用电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将24只体质量为(280±20)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电针组和模型组参考Longa改良线栓法进行MCAO模型制备。假手术组钝性分离血管后即缝合,其余操作与模型组相同。电针组采用电针神庭穴、百会穴进行干预,电针施以疏密波,频率2-10Hz,电压1.5-2mA,强度逐渐加大到大鼠耳朵轻微抖动,不嘶叫为度,留针20min,手术后24h开始治疗,每天1次,连续7天,每次电针的正负极都与前一次不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行与电针组同等条件的抓取束缚后回笼,不予治疗。在术后第1天和第7天,参照Zea-Longa法,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术后3-7天进行水迷宫测试;术后第7天电针干预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2只老鼠进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te 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状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海马中CACN/Ras/ERK途径上关键基因(CACNα1d、RasGRP、ERK)的mRNA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海马中CACN/Ras/ERK途径上关键蛋白(CACNα1d、RasGRP、ERK)的表达。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可见假手术组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电针组和模型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术后第1天电针组和模型组之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电针组较模型组评分明显改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第7天与第1天相比较,模型组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评分显著降低(P<0.01)。2、Morris水迷宫实验:电针组和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相较假手术组延长(P<0.05);电针组和模型组相比在术后第3、5、6天缩短(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中,电针组和假手术组无差异;模型组穿越平台次数较假手术组和电针组显著减少(P<0.01)。3、TTC染色:假手术组大鼠脑切片呈现鲜红色,模型组大鼠可见大面积灰白色梗死灶,电针组也可见灰白色梗死灶,但面积小于模型组。4、荧光定量PCR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电针组CACNα1d、RasGRP、ERK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CACNα1d、ERK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asGRP的mRNA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印迹法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CACNα1d和ERK的蛋白表达量上升,RasGRP的蛋白表达量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CACNα1d和ERK的蛋白表达量下降,RasGRP的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1、电针神庭穴、百会穴能改善MCAO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电针改善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海马组织中的CACN/Ras/ERK途径,抑制钙离子的流入,减弱下游级联核心单元的磷酸化,从而减小脑组织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