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地区城镇群发展与特色工业园区布局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研究渝西地区时,把渝西地区城镇群的发展与特色工业园区的布局结合起来.城镇群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过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国人口众多,要想实现城镇化的任务,仅靠第三产业的推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快工业的发展,而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是经济发展的趋势,工业园区必须具有特色,才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特色工业园区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聚集经济,是为了促进工业化过程,工业化又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在本质上是聚集经济及其社会承担者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伴随它的就是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是城市这种空间组织形式产生的根源.所以该文通过对城镇群发展的研究,明确城镇群的城市形态空间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空间结构,当然一个城市的发展决不是孤立的,它处于一个大的系统之中,必然与周围的城市发生关系,所以该文也要研究渝西城镇群与都市圈,与省外市县的关系.该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该文涉及到的有关概念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网络、特色产业、特色工业园区作了解释;第三部分对城镇群发展与特色工业园区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与城镇群发展是一种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第四部分是渝西城镇群的现状与产业基础条件概述,分析了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在大重庆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第五部分首先对渝西地区各城市综合实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与周边市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筑了渝西城镇群的三大城镇密集区及三大经济带,进而提出了特色工业园区的分级、发展目标定位、发展模式等;第六部分是特色工业园区与渝西地区城镇群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其他文献
生态安全是城市安全的载体和基础,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的动态生态系统,绿地系统则是城市自然生态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日益频繁的人口现象,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因果关系。经济的发展“激活”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又极大地促
长江三峡库区是指三峡工程淹没区及移民安置区涉及的县、市、区,位于长江上游的末端.兴建三峡水库受淹人口较多,淹没涉及的城市和集镇数量也多,移民主要以后靠为主.三峡库区
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城市服务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服务业扩张带来了服务业从业者的持续增长,成为社会中最庞大的从业者群体;同时中国也处于社会转型的关
随着对物质光谱特征研究的深入、算法的改进以及遥感技术本身的不断革新,当前遥感监测水质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半定量,其理论基础不断增强,应用发展也不断普及.该文在悬浮泥沙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三维建筑物应具有完善的空间分析功能,而目前主要的三维建筑物模型,如X3D、KML、BIM/IFC、CityGML,不能够直接支持室内特定的模型模拟分析功能。另一
学位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就展开了老年产业研究,不少学者对老年产业从自身学科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这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地理学.但研究基本停留在宏观、感性的层面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模型做了概括,同时介绍了塘沽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论文第二部分对塘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