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三峡库区是指三峡工程淹没区及移民安置区涉及的县、市、区,位于长江上游的末端.兴建三峡水库受淹人口较多,淹没涉及的城市和集镇数量也多,移民主要以后靠为主.三峡库区地处峡谷地带,山丘地居多,土地利用容量有限,城镇建设用地条件不佳,稳定性差,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地基岩层破碎,承载力弱,边坡陡峻,城镇建筑及基础、交通设施等建设困难.由于大量平缓的土地已经被淹没,而且地质灾害遍布,移民新址建设困难重重,移民新址建设中诱发滑坡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县城不得不多次易址,造成很大损失.由于库区滑坡灾害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移民区建设工作,国家已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滑坡治理,库区的滑坡灾害的预测与防治也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有关研究仅限于滑坡稳定性的预测和工程防治手段方面,而移民后土地利用变化与滑坡稳定性的关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且,有些地区在新址选址过程中,没有根据本地的特殊情况,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方式对滑坡的影响,对土地利用适宜性做出评价,并以评价结果指导土地利用规划,结果造成选址失误.湖北省巴东县曾经两次把新区城建在滑坡体上,并在建设过程中诱发滑坡发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移民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有必要就土地利用方式对滑坡发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协调各滑坡分区的用地矛盾等问题展开讨论.该文就以上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移民迁建难度最大的县城之一巴东县新城为例,就滑坡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以及协调性利用等方面作了尝试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