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迎来了一位令人瞩目的女作家薇拉·凯瑟,她着重描写西部大草原。她的内不拉斯加三部曲尽情讴歌了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在野性未驯的土地上辛勤劳动、与大自然奋力抗争的无畏精神,以及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啊,拓荒者!》是她拓荒三部曲中最早的一部,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亚力山德拉面对残酷无情的大草原如何奋发进取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这种胜利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与生活的安逸,更体现在拓荒过程中她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与行为,体现于她在亲情、友情、爱情上的收获,体现于她实现了“社会自我”与“生态自我”的完美结合。本文包括六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四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另外三章分别论述了大自然在塑造人物性格、影响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命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章集中阐述了生态批评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思想以及近年来文艺界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与评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随着理论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种理论,即女性主义、神话原型以及刚刚兴起的生态批评,分析视角新颖、鞭辟入里。其不足之处是在生态批评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还没有学者深入讨论这部作品体现的生态思想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与积极作用。本文立足于对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命运的分析讨论,指出了尊重、热爱大自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影响着他们性格的发展,而性格又影响着人类内部的各种关系,性格与社会关系最终决定着人物命运。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有助于人类社会内部的稳定和谐,人类社会的稳定和谐又必然促进自然界或者说整个地球生态圈的和谐发展。第二章分析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过程。亚力山德拉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与土地、大自然保持着一种私人的亲密关系。拓荒不是享受,艰难的生活使她变得坚强、独立、富有责任感。卡尔生来怯懦、忧郁、犹豫不决。他热爱土地热爱自然,无法忍受浮萍般的漂泊,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在这里他找到了自我。艾米生来充满爱心、真诚执着,他热爱动物,热爱养育他的那片土地。玛丽活泼、可爱、热情,但是她犹豫不决、逆来顺受、容易妥协。作为大自然和上帝的化身,艾弗选择了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与自然融为一体,膜拜上帝,膜拜自然。众多热爱大自然的人背后又有许多以奥斯卡、罗为代表的蛮人,他们一味沉醉在大自然的福祗中,却无视大自然的存在与需要,尽情压榨自然母亲。他们渺小、自大、虚荣、蛮横、自私、庸俗,缺乏想象力,目光短浅。第三章分析了人物对大自然的不同态度以及大自然塑造的人物性格如何影响人物关系。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物不同的性格、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影响着人际关系。人与人间的亲疏取决于人的性格与兴趣,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章从亲情、爱情、友情三个方面论述人物关系。亲情、爱情、友情乃人生三大主题,概括了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亲情一节主要分析了伯格森一家人的关系。艾米与亚力山德拉互相理解,互相安慰,互相照顾。但亚力山德拉的另外两个弟弟与她关系不佳,从一开始他们就对她缺乏理解、同情和安慰。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姐姐的爱情与幸福。爱情一节讨论了亚力山德拉与卡尔看似平淡实却深厚的爱情,艾米与玛丽激烈而悲惨的爱情,以及阿梅代与安琪力克幸福却短暂的爱情。亚力山德拉与卡尔对土地、“分界线”以及大自然充满同情、理解、热爱与眷恋,他们理解彼此的痛苦与欢乐,兴趣与需要,处境与理想。艾米和玛丽自幼相识,彼此理解,却阴差阳错地错过了爱情,然而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挣脱了社会礼俗的羁绊,找回了期待已久的爱情。阿梅代和安琪力克彼此深爱,生活幸福,关系融洽,但是他开始进行大机器生产,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与践踏,最终成为了人类拓荒的牺牲品,成为了大自然的殉葬品。友情一节包括亚力山德拉与艾弗、亚力山德拉与玛丽以及卡尔与奥斯卡、罗的友情。对大自然的理解、热爱与同情造就了亚力山德拉与艾弗、玛丽等深厚的友情。对大自然的掠夺、侵犯、蔑视也影响着奥斯卡、罗等人与卡尔、艾弗的关系。第四章基于对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人物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物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大自然影响下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关系对人物的命运与归宿起着重要作用。总之,《啊,拓荒者!》这部小说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有重要的启示。希望评论界给予这部作品更多的关注,也希望现代人能够意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从而与自然修好,共创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