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相关浓度的异氟烷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与p53信号通路关系。 方法:⑴异氟烷对HepG2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有关蛋白表达和部分mRNA变化检测: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接种到细胞培养板继续培养24h。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组)、1%异氟烷组(P1组)、1.5%异氟烷组(P2组)、2%异氟烷组(P3组)。C、P1、P2、P3组的HepG2细胞分别用0%、1%、1.5%、2%的异氟烷处理4h。分别于6h、18h、24h、72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于24h处,采用EdU法、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RT-RCR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凋亡率以及p53、p21、PCNA、CDK1、CDK2蛋白表达水平,p53、p21 mRNA水平。⑵筛选p53-shRNA干扰质粒的有效靶点:培养人肝癌 HepG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接种到细胞培养板继续培养24h。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Control+sh-NC组);Control+sh-p53(1802)组;Control+sh-p53(1803)组;Control+sh-p53(1804)组;Control+sh-p53(1805)组。空白对照组为未转染HepG2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hRNA,其余各组分别转染相应特定序列p53-shRNA。细胞转染24h后,利用RT-PCR检测各组p53mRNA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Control+sh-NC组);Control+sh-p53(1804)组p53蛋白量。⑶RNAi干扰HepG2细胞p53表达对异氟烷导致的细胞抑制效应的影响:培养人肝癌 HepG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接种到细胞培养板继续培养24h。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组);2%异氟烷处理组(2%iso组);转染阴性对照shRNA的HepG2细胞接受2%异氟烷处理组(2%iso+sh-NC组);转染p53-shRNA的HepG2细胞接受2%异氟烷处理组(2%iso+sh-p53组)。24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EdU法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凋亡以及增殖改变。通过Western blot、RT-RCR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53、p21、PCNA、CDK1、CDK2蛋白表达水平,p53、p21 mRNA水平。 结果:①异氟烷对HepG2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及有关蛋白表达和mRNA变化检测:在6h、18h、72h时 P1、P2、P3组与对照组相比相应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4h处,与对照组比较,P1、P2、P3组G0/G1期细胞比例依次降低,S期细胞比例依次增加(P<0.05),G2/M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P1、P2、P3组细胞增殖率依次降低(P<0.05)。P1、P2、P3组与C组相比较,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与C组比较,P1、P2、P3组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C组比较,P1、P2、P3组PCNA、CDK1、CDK2蛋白表达下调(P<0.05)。②筛选p53-shRNA干扰质粒的有效靶点:与空白对照组以及阴性对照组相比,Control+sh-p53(1804)组p53 mRNA与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③RNAi干扰HepG2细胞p53表达对异氟烷导致的细胞抑制效应的影响:与2%iso组以及2%iso+sh-NC组相比,2%iso+sh-p53组细胞S期细胞百分数减少(P<0.05)。与2%iso组和2%iso+sh-NC组相比2%iso+sh-p53组HepG2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与2%iso组和2%iso+sh-NC组相比2%iso+sh-p53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2%iso和2%iso+sh-NC组比较,2%iso+sh-p53组细胞p53、p2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2%iso和2%iso+sh-NC组比较,2%iso+sh-p53组p53、p2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CDK1、CDK2、PC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 结论:异氟烷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引起HepG2细胞周期S期阻滞,异氟烷的这种作用与p53信号通路相关。